5.救助队伍组成。区民政局组建救灾工作队伍,并充分发挥自治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作用,按照政府的统一安排培训和演练,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6.社区防灾教育。社区应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和教育,增强居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救助能力。
7.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条件及措施。本区应急响应分四个等级(1)四级响应,因灾死亡5-10人;紧急转移安置1-3万人;房屋倒塌100-1000间;(2)三级响应,因灾死亡10-20人;紧急转移安置3-5万人;房屋倒塌1000-2000间;(3)二级响应,因灾死亡20-50人;紧急转移安置5-8万人;房屋倒塌2000-5000间;(4)一级响应,因灾死亡50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8万人以上;房屋倒塌5000间以上。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重大事件造成伤亡和需要人员转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主要措施:(1)立即向社会发布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措施;(2)紧急转移安置受灾人员;(3)紧急调拨运输自然灾害资金和物资,及时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救助,保障人员基本生活;(4)抚慰受灾人员处理遇难人员善后事宜;(5)组织受灾人员开展自救互助;(6)分析评估灾情趋势和灾情需求,采取相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措施;(7)组织自然灾害救助捐赠活动。
(四)灾情核定和报送
各管委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报送工作,区民政局负责全区发生重大灾情,同时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核实、评估灾情,区民政局在2小时内向区人民政府和市民政局报告,灾情严重的,可同时越级上报。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背景、时间、区域、影响范围,受灾的严重程度和等级,人口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字,房屋倒塌和损坏情况,农作物和其它经济损失情况,救灾工作情况以及灾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灾情稳定前执行24小时灾情零报告制度,与各级政府及救灾指挥机构保持不间断通讯联络,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并随时上报。灾情稳定后,各管委会民政部门应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灾情核定工作,运用抽查核定、典型核定和专项核定等多种统计方式核实灾情,保证灾情数据的准确。区民政局、街(镇)在全面核定灾情的基础上,对因灾死亡、失踪人员情况、房屋倒塌、损坏及灾民生活困难情况等必须逐户核实,登记造册,为实施灾民生活救助提供依据。
(五)灾后救助及灾后房屋重建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