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指导督促各市、县(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于2012年年底前完成覆盖城乡的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编制(修编)工作。鼓励各地建设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等各类废物的静脉产业园;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区域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设施的规模效益。(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商务厅、环保厅)
(十四)全面推行密闭、环保、高效的生活垃圾收运方式,逐步淘汰敞开式收运设施,推广使用机械化、压缩式收运设备。积极运用物联网技术,探索线路优化、成本合理、高效环保的收运新模式。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择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组织审定可进行工程化应用及推广的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指导督促各地于2015年年底前基本建成“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环保厅、国土资源厅)
(十五)指导督促各市、县(市)人民政府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切实加大组织协调和统筹推进力度。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加快项目立项、规划选址、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环节的审批速度。到2012年年底,各市、县(市)全部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环保厅、能源局)
(十六)组织开展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不达标处理设施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并制定治理计划。指导督促各地按照治理计划,优先开展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生活垃圾堆放场所的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卫生死角的整治,全面清理积存垃圾,限期改造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严禁新建简易垃圾处理场。达到使用期限的垃圾填埋场,按标准实施规范化封场。到2015年年底,全面完成不达标垃圾处理设施环境治理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环保厅)
(十七)加大对城市道路保洁等作业车辆和设备的投入,逐步提高城市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指导督促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在2013年年底、2014年年底和201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城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全面开放环卫作业市场,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加快提升环卫作业的质量和效率。(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
四、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