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强现代化预报业务平台开发应用
开展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等业务技术系统的二次开发,建立适合本地业务需要和数据特点的信息共享及预报预警业务平台。
6.发展气候预测业务
加强气候预测方法、气候业务平台的研发,完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发展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技术,完善气候影响评价业务。加强气候区划技术研发,推进精细化气候区划工作。发展气候系统模式产品降尺度应用和综合集成预测技术,加强极端气候事件检测与评估,提高气候预测水平。
(五)提升综合气象观测能力
1.完善基本观测布局
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调整要求和地方服务需求,适时调整气象观测系统布局和增减观测项目。布设陆地自动气候站,增强气候变化基础观测能力。升级改造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增加自动气象站观测要素,开展国产卫星定位高空气象探测业务和高空气象探测自动放球系统试点,新建风廓线雷达网,提高气象垂直观测能力,完善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和雷电观测网,增强我省气象基础探测能力,提高自动化观测水平,逐步实现基本气象观测自动化。
2.加强专业气象观测能力建设
加强交通、海洋、城市、能源、农业、电力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完善交通气象观测网,沿线站点间隔达到10公里。新建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站,升级改造国家级农业气象试验站、农业气象观测站,加强特色农业气象观测。开展城市辐射、温室气体以及霾等自动观测。完善风能、太阳能资源观测网和核电等电力服务气象观测系统。新增海洋浮标气象自动观测、船载自动气象观测和近海海上气象梯度观测,构建海洋气象综合观测网络。建立基本满足青奥会气象保障需求的专项气象观测网。根据中小河流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的需要,补充完善观测站网。
3.加强气象信息网络与计算能力建设
升级改造全省气象主干通信网络,建设核心万兆、桌面千兆的高速局域网络系统,提高通信速率和效率。加强信息系统安全能力建设,提升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设高性能计算系统,实现全省高清视频会商和高效数据共享。建立省级气象数据异地灾备中心。
4.加强装备综合保障能力建设
强化气象技术装备保障,提升综合观测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建立具有快速反应、多级测试、运行监控、维修维护、技术支持、物资供应功能的省级、市级、台站级三级保障体系。强化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运行监控,加强观测数据传输、处理业务。建设省、市移动检定系统、县级标校设施和省级雷达等大型装备综合维修测试平台,提高气象装备计量检定和维护能力。
5.加强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和融合
提升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水平,实现气象观测资料的实时质量控制和实时评价。开展气象资料均一性分析,研发数据初加工产品,建立灾害性天气、气候变化等基础性数据库,加强各类观测资料融合分析。
(六)强化气象科技与人才支撑
1.加强省级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大对气象科研的支持力度,引导特色领域发展,扶持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加强新一代天气雷达、数值预报、天气气候、雷电防护等实验室建设和野外气象综合试验基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向业务能力的有效转化,力争建成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重视利用各部门的科技、人才资源,充分发挥我省气象人才高地的优势,促进江苏气象科技向深层次、宽领域发展,切实提高气象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
2.加强气象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
引导科技资源围绕气象业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加强暴雨、台风、雷电、雾、霾、雪等气象灾害和季风、梅雨的研究,强化多种气象观测资料融合分析与应用,开展短时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气候资料处理与分析、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特色农业服务、海洋气象预报预警等技术研发。完善科研成果向业务转化应用的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业务应用的新突破。
3.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以用为本,以打造规模适度、专业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专家型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业务科技骨干,复合型服务管理人才和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为重点,优化创新团队配置,组建2-3个左右具有学科优势和影响力的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高素质管理人才选拔计划、编外人才常态管理计划。加大气象业务科技带头人创新和领军能力培养。注重在气象业务一线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支延伸至市、县气象局的技术熟练、业务精通、保障有力的高技能气象骨干人才队伍。
4.建立常态化的岗位培训体系
加强省级气象培训基地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基层一线气象人员岗位技能和保障能力。开展基层预报、测报及服务技术人员培训,强化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和在岗人员适时培训。完善远程培训平台,扩大培训受众面。完善培训与岗位任职、干部使用等有效结合的机制。建立培训考核评价机制。
(七)促进气象事业区域协调发展
1.增强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