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完善医疗救助体系
市、县(市、区)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补助防范医疗机构运行风险。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报销后,应由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可按照城乡困难群众补充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给予救助。市民政部门要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众和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助力度,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及时向定点医疗机构拨付其垫付资金。市公安部门要协助澄清、核实户籍管辖范围内的享受“先看病后付费”服务的患者身份,切实维护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合法利益。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是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善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明确职责分工,做好部门配合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各级医改办负责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工作的综合调度、协调指导;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调研论证,以及对实施过程中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整完善医疗保险、新农合政策,落实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资金的及时拨付、结算,同时做好基金运行状况预测和资金安全工作,规避、防范医院资金风险;财政部门负责经费保障,加强资金运行监管,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民政部门负责牵头建立健全医疗救助资金保障机制,协调慈善总会资助特困群众参保(合),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完善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办法,及时向定点医疗卫生机构核拨相关资金;公安部门要加强医疗机构周边环境的治安管理,指导医疗机构加强内部保卫,依法保护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医闹”等扰乱医疗秩序的违法行为。
(三)加强宣传引导
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基本做法,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树立诚信意识,及时宣传工作中出现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为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