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评价规范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
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指的是以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研究论文单项成果存在的、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的成果形式,《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评价规范》即是对上述成果进行评价的规范。本评价规范是在《吉林省高等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规范》、《吉林省高等学校多媒体课件制作规范》、《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评定标准--教学录相片》和《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评定标准--教育信息化研究论文部分》等规范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作和评价等相关内容,使成果的认定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本规范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网络课程评价规范是《吉林省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规范》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多媒体课件评价规范是《吉林省高校多媒体课件制作规范》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影视教材评价规范是《吉林省高校教育技术成果评定标准--教学录相片》内容的补充和完善、研究论文评价规范是《吉林省高校教育技术成果评定标准--教育信息化研究论文部分》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一、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评价规范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是构成教学传播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决定传播质量的关键要素,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的数量在迅速增长。为了对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保证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教学的质量。本规范通过定义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评价的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来规范和指导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的质量评价,同时对于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范围
本规范针对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教育领域中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提出了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评价规范,包括框架结构和指标体系。本规范定义了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内容、教学设计、界面设计和镜头语言的语法、技术等四个维度的特性,每个维度下包含有具体的评价指标,以最小的重叠描述了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的质量特性。
本规范所针对的评价对象是作为最终产品或阶段性产品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本规范不具体规定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产品进入到实际教学和培训活动之中后的应用方式或效果,一部合格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的实际教学效果还取决于对它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及相关制约环节(如教学安排、学习支持服务、辅助资源等)。
本规范中描述的多媒体课件是指结合某门课程中的具体知识点或学习单元而设计的、实施相对独立地、完整地用于训练、教学和学习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可以是基于单机版、以程序跳转形式表现的、以同步学习或异步学习为主的课程单元或者是基于Web的、以超媒体形式表现的、以异步学习为主的课程单元。多媒体课件应该大量采用图形和图像,动态模拟图或像等视觉媒体,揭示和描述客观事实、发生机理、发展过程、预期可能或必然出现的结果等,并附有一定数量的知识回顾、知识扩展、探索、辅导和习题等内容。多媒体课件以光盘或网络为载体,其中单机版课件既可通过光盘运行,也可通过网络下载运行;Web版课件能够在浏览器中在线运行。
本规范中描述的网络课程是基于Web 的、以超媒体形式表现的、以异步学习为主的课程内容和关于学习的评价系统,它是基于Web 传输的为完成某学科或领域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组织起来的相对完整的学习经验体系,它包括围绕特定学习目标而设计和组织的学习内容、为实施课程而设计的交互和协作式学习、以及为评价课程效果而进行的测评等,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复合体。 基本要素包括网上学习、讨论、作业、辅导、答疑、实验、实习、测试和教学管理等教学环节。
本规范中描述的影视教材是指结合某课程中的具体知识点或学习单元而设计的、实施独立地、完整地用于训练、教学和学习的影视片,是基于磁带、光盘或以流媒体形式表现的、线性的、以异步学习为主的课程单元。影视教材以客观图像为主,配合解说和效果声,揭示和描述客观事实、发生机理、发展过程、预期可能或必然出现的结果等,并附有一定数量的知识回顾、知识扩展、探索、辅导和思考等内容。
本规范不具体评价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开发过程的成熟度,不具体规范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资源的开发工具和制作方式。
2、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通过定义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质量特性的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和规范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的评价,它适用于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生存期中对其质量的评价,包括在设计、开发、传输、使用等不同阶段上对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资源进行阶段性评价和最终评价。
本规范可供获取、开发、使用、支持、维护或评审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资源的人使用。
3、规范的参考文件
本规范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下列规范中的条文:
CELTS-22.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 《网络课程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Evaluating Web-Based Courses)》2002 年6 月。
4、定义
课件(Courseware)
结合某门课程中的具体知识点或学习单元而设计的、实施相对独立地、完整地用于教学、学习和训练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课程(Course)
结合某门课程设计的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为它们形成在某一学科的学力或某一套相关任务的能力而提供必要的知识或技能。它包括网上学习、讨论、作业、辅导、答疑、实验、实习、测试和教学管理等教学环节,也可能是某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影视片(Video)
结合某门课程中的具体知识点、学习单元或客观事实而拍摄的、实施相对独立地、完整地用于教学、学习和训练的影视教材。
课程内容(Course content)
一个课程的构成单元及其学习目标;向学习者授递的学科内容。
课程前需(Course prerequisite)
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一课程之前必须满足的条件。
课程结构(Course structure)
描述课程的所有要素、它们的相互关系、前需条件和完成要求。
课程(体系)(Curriculum)
按照一个或多个教育专门方向组合而成的课程集合,或由较小的学习单元组合而成的集合。
学习难度(Educational difficulty)
学习对象对学习者而言的难易程度。
教学交互水平(Educational interactivity level)
学习者与教学资源互动的程度。
典型学习时间(Educational typical learning time)
一般学习者所需花费的时间。
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 objective)
教学的目的。
交互(Interaction)
学习者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
学习内容(Learning content)
在学习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往往以多媒体形式提供。
学习环境(Learning environment)
学习的周边条件。
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
对学习加以调控的有机整体。
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课(Lesson)
包括学习内容和相关学习对象的教学单元,其中可能还包含学生考核部分,需要通过不断的
努力才能掌握。
平台(Platform )
是指使用某对象的硬件和软件的环境。
软件质量特性(Softwar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用以描述和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组属性。一个软件质量特性可被细地成多级子特性。
5、规范体系
(1)总体框架
教育软件的评价有四种基本方法:总体分析法、指标体系法、观察法和实验法。本规范采用指标体系法,通过一套特定的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评价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的质量属性。
本规范从以下四个基本维度来评价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的质量特性:
①内容:指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内容本身的学术质量和组织结构,这是决定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质量的核心要素;
②教学设计:指对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测评方法的合理设计,这是决定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质量的关键,是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区别于一般教学软件的特色性维度;
③界面设计或镜头语言的语法:指对学习者与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的设计,简便易用的人性化的界面设计、明细的镜头语言的语法是决定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技术:可靠、适当的技术条件是确保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教学实施过程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每个维度下均包含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内容维度有7 条指标,用以评价了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内容本身的质量及组织结构。教学设计维度有14 条指标,衡量了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策略设计和测评方法设计。界面设计维度有9 条指标,镜头语言的语法维度有7条指标,评价了影响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影视教材的易用性的要素。技术维度有6 条指标,评价了所采用技术的可靠性和适当性。整个规范共包括了36(34) 条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