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 冰雹、雷电灾害应急响应
| Ⅳ级
|
气象部门
|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冰雹、雷电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灾害发生后,有关防雷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做好雷击灾情的应急处置、分析评估工作,为其他部门处置雷电灾害提供技术指导
|
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门
| 提醒、督促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户外作业
|
电力部门
| 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查故障、排除危险
|
民航部门
| 做好冰雹、雷电防护,保障航空运输安全,做好运行计划调整和旅客安抚安置工作
|
农业部门
| 针对农业生产做好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
各单位加强本单位责任范围内区域检查,停止集体露天活动;居民委员会、村镇、小区、物业等部门提醒居民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减少电器使用
|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
4.4.8 大雾灾害应急响应
| Ⅳ级
| Ⅲ级
|
气象部门
|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大雾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大雾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
民航部门
| 做好航空运行安全保障、运行计划调整和旅客安抚安置工作
|
公安部门
| 加强对车辆的指挥和疏导,维持道路交通秩序
|
交通运输
部门
| 加强道路交通设施维护,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
电力部门
| 加强电网运营监控,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发生设备故障,保障电力供应
|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
4.5 应急处置
气象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由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或相应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各部门依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所属的气象台站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评估,启动应急移动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开展现场服务,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变化趋势和评估结果,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发生的情况,加强对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进行联合监测,并根据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传播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急处置情况。
应急预案启动后,参与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各有关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保证通信畅通,并将值守电话和辅助通信方式报告上级或同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4.6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气象灾害事发地的各级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可根据气象灾害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气象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置;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邻近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