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大同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包括南郊、阳高、大同、广灵、天镇五县区。经过努力示范区内农业机械化率、灌溉水的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生态建设、林业建设、道路建设、信息网建设得到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2008年提高60%以上,农业综合效益比2008年翻一番,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成为山西省独具特色、产业发达、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示范区。
3、加速发展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围绕“国家工程山上治本,地方工程身边增绿”思路展开,持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十里河御河修复治理和公园绿地建设工程,推进荒山绿化、道路绿化、通道绿化、村庄田园绿化步伐,加快阳高县、天镇县仁用杏、大接杏万亩精品经济林建设及产业链拉伸、南郊区、广灵县万亩文冠果规模种植及灵丘县核桃树规模种植工程,保证造林绿化面积年均4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
一是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保持自然资源丰富性和生物多样性。要全面加强对我市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要达到30%以上。加强对全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监管,建立健全保护机构。维护生物多样性,珍稀物种资源置于保护监控范围内。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与建设,主要维系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的主导生态功能,重点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湿地修复、节能减排、生态农业推广等措施,进行限制性开发。
二是推进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矿山生态修复,构筑生态防护屏障。以治理中强度以上的水土流失为主,采取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重点治理风力和水力侵蚀,确保8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加快防护林带、农田林网、草地恢复等建设,扩大生态林、沙地经济林、碳汇林、生物质能源林建设面积,遏制土地沙化恶化趋势
三是建立投入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生态林业经费要纳入市县区财政预算,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加快建立市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市县发改、财政等部门要按照财政收入的增长,切实加大投资林业的比例,为大规模、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绿化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各县区每年要拿出不低于上一年度经济增长量3%的资金作为生态林业投资,煤炭企业要从吨煤10元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中,划出30%重点用于该企业矿区绿化,逐步完善以煤(矿)补林机制,实行“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要拓宽思路,积极创新,多途径、多方式筹集社会资金,鼓励企业出资、自愿捐资、冠名赞助、股份造林等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林业建设。
4、大力发展生态文化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一主两翼”(以历史文化名城为龙头,以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国家风景名胜区恒山为两翼)为重点,实施大文化旅游战略。全面完成云冈大景区的建设和恒山风景名胜大景区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北岳恒山和悬空寺联合申遗步伐。加强旅游基础配套实施的建设,到2025年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逐步把旅游业培植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经济发展的支柱,旅游总收入均实现年均增长15%,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18%。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创作、策划、提升的力度,在古城建设剪纸、绢人、泥人、铜器、折纸、木雕等民间艺术博物馆,前馆后坊,深度展示民间艺术创作的审美过程。发掘、整理、提升地方特色戏剧,将耍孩儿、罗罗腔、恒山道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改造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品牌,发展地方大戏台,全方位展示大同历史文化的神韵。加强水神堂风景旅游度假区、浑源神溪生态旅游度假区工程和大同县乌龙峡生态旅游景区项目等的建设。积极开发灵丘曲回寺石佛冢群、空中草原景区、新荣方山古墓景区、采凉山自然风景区、桑干河生态旅游区、大同县火山群地质公园的开发以及册田湖畔、吕家大院等旅游景区等项目,加大旅游线路、景区、市场、商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旅游特色县(区),加快构建区域旅游经济圈。重点建设四星级、五星级高档酒店,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要。大力发展旅游配套产业,着力开发方便食品、工艺品、纪念品等旅游加工业,延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5、持续推进人居生态体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