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坚持投资拉动。实施项目带动,促进产业集聚,扩大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素质。
4.坚持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发展环境,统筹协调,坚持内合外联,形成发展合力,促进区域联动共赢。
5.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1.3亿人次,年均增长15%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比2009年 “翻两番”,相当于全省GDP的10%以上,争取旅游总收入在全国位次前移,进入前20名。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40万人,其中,旅游新增直接就业10万人,新增间接就业30万人。
2.产业发展目标。未来5年,规划建设100个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其中,重点项目的总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培育10家大型旅游集团、5家 “全国百强”旅行社、新增3家5A级景区、15家五星级饭店。旅游航线网络进一步完善,支线机场的建设与改造基本完成,增开国内、国际重点客源市场航线。长白山等主要景区交通干线的高等级旅游公路建设基本完成,长春到长白山等重点景区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成。开通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等重点航段的水上旅游航线。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学规划与规划科学相结合,充分发挥规划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和调控作用,通过立法,保障规划的执行力。编制好区域旅游规划、专题旅游规划和重点景区旅游规划,尽快完成《吉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重点完成《吉林省旅游市场开发战略规划》、《吉林省重点旅游景区区域规划》、《吉林省旅游人才培养战略发展规划》、《吉林省重点旅游发展带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完成各地旅游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形成主题突出、特色明显、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科学指导体系。
(二)合理布局,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 “六条”旅游产业发展带、“五大”产品体系,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六条”旅游产业发展带:一是长吉城市辐射集散带。加快推进长吉旅游一体化,发挥中心城市的枢纽作用,做强旅游集散功能,提升在大东北旅游格局中的节点功能,辐射周边市(州),塑造东北亚旅游集散中心地的战略地位。二是环长白山生态休闲观光带。发挥品牌带动功能,打造我省生态休闲观光完整产业链。三是向海、查干湖草原湿地风光带。形成大草原、大湿地、大湖泊的观光产业发展体系。四是鸭绿江及高句丽文化带。形成以界江、跨省、高句丽历史遗迹为主要特点的边境旅游产业发展体系。五是四平、辽源满族风俗体验带。构建以反映满族和关东风情为主的民俗旅游产业体系。六是大图们江东北亚国际旅游带。突出打造朝鲜族民族风情和东北亚中俄朝韩日环游产业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