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强化信息服务体系和应急调控能力建设。商务、发展改革、农业、调查总队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通过各级信息服务网站、农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发布系统、及时收集和发布鲜活农畜产品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不断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生产和销售动态监测,合理引导生产和消费。加强农畜产品市场应急调控,综合运用储备调节、区域调剂、加工贮藏等手段,确保主要鲜活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稳步提高鲜活农畜产品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牛羊肉、马铃薯、油菜籽等临时收储,健全主要农畜产品储备制度,保障应急供给,保持鲜活农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抓紧完善鲜活农畜产品市场调控办法,健全生猪、牛羊肉市场价格调控预案,探索建立主要蔬菜品种价格稳定机制。
(六)加强鲜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鲜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加强鲜活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农畜产品准入关,制定相关政策,督促农畜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认真落实不合格产品报告和销毁制度,确保放心农畜产品进入市场。健全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制度,深入开展农畜产品例行监测并加强监督抽查,严格产地准出和准入,防止不合格产品上市。
三、保障措施
(一)严格落实财税扶持政策。省财政利用现有的服务业发展资金渠道,加大投入,支持农贸市场、农畜产品批发市场、菜市场、定点屠宰企业升级改造,加大农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市场经营场所、仓储、管理用房、运输车辆停靠点等设施建设,支持鲜活农畜产品经营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开展“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专项用于全省鲜活农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各州地市财政也应给予相应配套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带动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农畜产品流通领域。免除蔬菜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值税,开展农畜产品进项税额扣除试点。
(二)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服务创新,继续增加“三农”信贷投入。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结合我省实际,改进金融服务流程,完善贷款营销模式,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多样化、多元化发展,重点加强对鲜活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金融支持力度。对农畜产品供应商、经销商、加工企业、物流企业要开发适合需要的信贷产品,积极探索、创新可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合理扩大符合条件的县级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鲜活农畜产品绿色信贷通道。大力开展助农取款服务,通过手机银行、联网互保、农民工银行卡等多种方式,为鲜活农畜产品信贷业务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结合我省农牧业季节性特点,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确保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和经销商收购农畜产品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涉农信用担保体系。保险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开展鲜活农畜产品保险产品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