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落实财政保费补贴资金,确保应补尽补
各级财政部门要确保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落实到位,为全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由各级财政承担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必须列入当年预算并及时拨付。自治区将中央、自治区本级财政补贴资金拨付至盟市财政,盟市财政原则上将其中的20%下拨至旗县(市、区),其余补贴资金全部由盟市财政直接拨付至盟市级保险经办机构。种植业保费补贴资金划拨过程中旗县(市、区)财政部门必须于每年8月底前将盟市下拨资金及本旗县(市、区)配套资金划拨至保险经办机构。各盟市、旗县(市、区)财政部门要进一步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内财金〔2009〕600号)规定,在收到保险经办机构补贴申请审核无误后10个工作日内,拨付补贴资金。当实际需要的保费补贴资金超过自治区本级预算安排的数额时,盟市、旗县(市、区)财政要承担起临时筹集垫付补贴资金的责任,并及时同自治区财政协商清算。盟市、旗县(市、区)财政及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各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使用的监督审计。
(四) 建立自治区种植业保险大灾风险保障机制
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按照“丰年积累、平年结余、大灾调剂、稳步发展、逐年滚存、封闭运行”的原则,建立自治区农业保险种植业大灾风险保障机制。以自治区保险分公司为核算单位,各保险经办机构的总保费收入扣除其运营费用、代办费用、合理赔付后,其余部分作为大灾风险基金和保险分公司的经营利润。具体大灾风险基金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五) 加大宣传动员工作力度,积极组织农牧户投保
各级保险保费补贴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保险经办机构要组织力量,编制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向广大农牧民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和国家出台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优惠政策,提高农牧民保险意识和投保积极性。充分发挥保险经办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农户、保险公司与政府之间的联动效应,加强产品设计创新;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大力组织农牧户联户投保、集体投保、整村投保,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农业保险与惠农政策统筹使用,充分发挥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叠加效应,更好地为农牧民增收服务。鼓励、支持整村投保,引导组织以嘎查村、自然村为单位,将种养户符合条件的种粮地块、牲畜全部参加保险,提高本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投保面,降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道德风险。各级政府要督促农业保险经办机构扎实做好农业保险各项基础工作。保险凭证、理赔款项应落实到农牧户,保险凭证上要载明投保地块的详细坐落地点、保单号、投保品种及面积(头数)、保险金额、保险经办机构报案受理电话等信息。要保障全体参保种养户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把农业保险办成“阳光保险”。各农业保险经办机构不得以旗县(市、区)或苏木乡镇为单位签订保单,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代替农牧民投保。
(六) 强化管理,建立奖惩、考核评价和准入、退出机制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