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同一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与生态受益地区之间协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重要水源涵养区域、江河源头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区等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以及治理修复区域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责任和目标,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协作机制。
第三节 推进科技创新
实施科技兴水战略。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建立稳定的水利科技投入机制,落实“工程带科研”措施。深入开展水利改革发展中重点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探索新理论、新方法,力争在一些重大水问题和水利瓶颈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和完善水利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地方水利技术标准工作,加大水利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与应用力度,加强区内外水利科技交流与合作。
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建立起覆盖灌区10个渠道管理处的计算机广域网,实现各管理机构网络互联互通。全面完成扬水灌区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基本完成自流灌区重要渠道水、雨情监测,灌溉难点区旱情监测。基本建成覆盖全区的水利信息采集站点,加强灌区应用软件开发。提高水利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完成水利普查工作。
第四节 加强行业发展能力建设
推进依法治水。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完善水法律法规配套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监测等制度。加强河湖管理,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建设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强水利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和使用,扭转水利人才短缺现状。把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通过教育培训和交流轮岗等形式,不断优化调整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层级结构。加大对水利人才工作的投入,继续深化水利科研单位和水利学校改革,支持大中专院校水利专业建设和水利行业职业技术教育。完善人才考核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素质精良的水利人才队伍。
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障、法规制度、监管执法、技术支撑、应急救援、宣教培训体系,有效加强部门监管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干部职工安全素质进一步增强,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环节和部位水利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和遏制,人员非生产性死亡和生产性伤亡事故得到严格控制。全区水利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向好,逐步构建起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改善水利单位基础设施。基本完成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优化和完善水文监测站网布局,基本完成行政区域交界断面、重要控制断面、重要水功能区、重点排污口水量水质监测实施建设。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和水行政执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学校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试验中心站,建成6个水利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完成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设施更新改造和配套,有效改善基层单位生活生产条件。
大力发展水利行业综合经营。按照“做大供水业,做强服务业,做精种养业,做活旅游业”的总体要求,调整、转变和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城乡和生态供水发展。紧紧依托水利行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拓展水利建筑及技术服务业经营领域,大力发展水利旅游业,培育水利经营新的增长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创新水利经营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资源整合和集约经营,拓宽投融资渠道,不断壮大水利行业自身经济实力。
专栏5: 水利改革和管理主要任务
☆ 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水利建设基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土地出让收益提取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15%资金;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研究水土保持补偿费等水利规费政策;
--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建设信贷资金;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创新水利资源、资产、资本和资信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
☆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理顺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强化行业监管,深化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新机制。统筹各类农田涉水项目,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规模、统一实施主体、统一质量标准、整合拼盘资金;
--建立公益性水利良性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对高扬程、机井等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完善水利税收优惠政策;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建立同一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与生态受益地区之间协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与水有关的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协作机制。
☆ 推进科技创新
――实施科技兴水战略,深入开展水利发展和改革中重点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水利科技推广体系;
――推进水利信息化,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基本建成覆盖全区的水利信息采集站点。
☆ 行业能力建设
――推进依法治水;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建设;
――改善水利单位基础设施;
――发展水利行业综合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