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提高,品牌扩大。到2015年,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民生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省拥有山东名牌产品达到2100个以上,培育山东省省长质量奖企业45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超过350件,山东省著名商标达到3000件,每百户企业拥有注册商标40件以上。
---节能加强,环保改善。2015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左右,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全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12%和13.3%,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14.9%和16.1%。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四个一工程”(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打造一批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标准),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切实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或省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全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重点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及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活力和效能。(牵头单位:省科技厅;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省质监局等)
2.健全完善创新体系。面向主要工业行业,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健全以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区域创新平台、产业创新联盟等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体系。(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等)
3.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推动我省企业与国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开展原始创新研究,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十二五”期间,完成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500项,其中转化为标准100项。(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质监局等)
4.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研究落实财政、投资、金融等政策,探索适合市场规律的科技投入运行模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1.3万项,攻克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300项。(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金融办、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省国资委等)
5.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预警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转移交易体系,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提升工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完善工业技术标准体系,支持基于自有知识产权的标准研发、评估和试验验证,促进更多的技术标准成为国家或国际标准,增强我省在国家或国际标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牵头单位:省质监局、省工商局;配合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