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以信息化推动产业聚集发展。推进数字化产业园区建设,实施重点园区(基地)信息通信保障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在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和使用中的应用,提高要素利用率。以国家及省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重点,支持建设具有信息咨询、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检测、商务服务、产业链协同、园区管理等功能的园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吸引和衍生关联企业加速聚集。以加快市、县级工业聚集区建设为契机,以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为着力点,推广安平丝网产业集群信息化模式,鼓励中小企业加快生产制造数字化、产品网上推广和电子商务应用,发展信息化支撑的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产业集群新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信息服务、技术培训、产品展示、流通贸易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特色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组织领导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对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研究制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专项规划、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要切实履行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督导检查;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等各方面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优惠政策,在项目用地、财税减免、投融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强化投融资激励和约束,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投融资机制。省产业发展资金、省工业技术改造资金要把两化深度融合项目作为支持重点,科技经费和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等专项资金也要重点向两化深度融合项目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自主创新,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发展。鼓励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软件开发及信息服务部门的剥离,为相关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提供服务。
(三)抓好典型示范。借鉴和推广试验区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和扶持10个省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按照区域和行业分类,每年滚动培育100家两化深度融合重点企业和10至15家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以点带面,推动企业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产品装备智能化、经营服务网络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定期开展面向企业、行业、区域的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认定工作,通过评估促进对标赶超,逐步形成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完善支撑体系。建立政产学研用联动机制,加强两化深度融合创新中心、技术中心、评估认证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推进联盟的建设,组织开展“专家咨询企业行”活动。鼓励企业进行国际技术标准认证和品牌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制定信息化应用地方标准。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面向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强对具有行业应用背景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基础的管理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支持大学和研究机构专家到企业挂职。推行企业CIO(首席信息官)制度,国有大中型企业要率先设立CIO。鼓励高校、协会、中介和企业开展针对产业的信息技术培训,建立一批培训和实训基地,到2020年底轮训1万名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