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完善安全培训体系,着力提高全员培训、技能培训、重点岗位培训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企业“三项岗位”(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安全培训,督促企业开展“三级”(公司、车间、班组)和“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安全教育,强化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加强安全培训工作执法检查,对企业培训不力、职工不具备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三)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执法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业务能力建设,采取选送参训、委托培养、视频讲座、岗位练兵等多种方法、途径,开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业务培训,促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知识更新,提升专业能力。
八、完善安全监管体系,持续创新监管监察工作
(一)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安全监管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应急救援装备、宣传教育培训、表彰奖励、公共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等必要的投入,积极推进安全监管机构达标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岗位津贴政策;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以及乡镇、街道要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创建为民务实清廉安监机构”、“三亮三比三评”(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等活动,扎实推进“五型机关”(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创新型、廉洁型)建设,在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大力营造学先进、见行动、做贡献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作风扎实、业务精通、执法公正、廉洁高效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
(三)创新完善安全生产激励机制。落实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意外伤害保险、风险抵押、绩效考核等制度。完善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优秀干部优先提拔重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等激励政策,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积极探索安全监管新模式。各地要结合各自实际,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安全监管模式,推广应用创新成果,切实解决制约安全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科学化水平。
九、强化安全生产科技支撑,持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