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全市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就业再就业、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峡库区移民等培训工程,为各行业培养输送了实用型技能人才90.7万人,开展移民培训15.4万人次,培养82.7万农村新增劳动力并实现就业,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超过170万人次,城乡劳动力接受职业培训人次超过63.5%。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多数成立了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开展各类技术服务,在高新技术研究、成熟技术推广应用、专利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主要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尚需改革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顺,分散办学、多头管理的问题还未解决;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办学活力不足;教育开放观念不够,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尚显薄弱;职业教育在区域、行业的发展不均衡,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
二是体系结构不尽合理 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还不够合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还不够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协调;学校和专业点重复设置、重复建设现象仍然存在。
三是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职业院校在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教育资源未能同步增加,生均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实习实训设备、图书信息等相对不足,基础设施配置较发达省(市)差距较大。
四是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1万人(含兼职教师),师生比为1:25;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1.1万人,师生比1:18。中等、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总量不足,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偏少的问题较为突出。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偏少,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附件3)。
五是经费投入仍显不足 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尚未出台;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和按比例提取企业职工工资用于教育培训的政策未能全部落实,不少区县未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
(三)发展机遇
展望“十二五”,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特殊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实现中央对重庆的“314”总体部署,走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建设“五个重庆”、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强大的经济中心、内陆开放示范区和统筹城乡改革先行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战略,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线,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增加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统筹城乡发展,建成“五个重庆”和内陆开放高地做出新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本质规律,发挥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作用,以内涵发展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产教对接、校企合作、国内外合作,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升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重庆经济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基本形成遍布全市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需求,与产业互动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探索建立中职教育、高职专科教育、应用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发挥高职教育的龙头和引领作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作用,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做优中等职业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重庆市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建成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长江上游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心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