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沪府发〔2012〕39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攻坚阶段。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科技创新与转型发展成为时代趋势。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科技呈现群体性突破态势,一些重要的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显现;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信息控制权和大范围流行性疾病防控等重大科技议题成为国际博弈新焦点;科技全球化和研发国际化加快推进,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层次高端化、产业链整体化、企业组团化的新特点。为应对科技创新的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把知识作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关键资源,力求激发新的重大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努力掌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资本,着力培育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动力,争取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这需要上海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充分把握全球发展的潮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和依托,强化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加快城市转型发展。
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依然处于战略机遇期。当前,我国自主创新战略格局基本形成,科技与经济结合更趋紧密,一大批共性、关键技术得到突破和应用,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赶超世界科技前沿的能力显著增强,整体上进入了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新时期。这就需要上海充分对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率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觉担当国家科技创新排头兵的重要使命。
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正处于发展转型阶段,投资拉动已经难以为继,财富驱动又将过早消耗城市发展后劲。加快转型发展,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上海创新驱动的重要需求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加快提升知识资本集聚、积累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驱动作用,着力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上海进入自主创新能力跃升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上海全社会广泛共识,以应用为导向、以价值实现为根本的自主创新战略成为全市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当前,上海科技整体实力稳步提升,为上海科技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色、全面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0年,全市R&D/GDP比重达到2.81%,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12%,分别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和1.34个百分点;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2322篇,约为2006年的1.5倍;国内专利授权量达到48215件,约为2005年的3.8倍,其中发明专利6867件,约为2005年的3.4倍;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958.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2.0%。有58项(人)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第三次实现五大奖项的全覆盖,占国家授奖总数的比重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
上海进入创新体系建设突破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使命,上海科技创新中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短板”,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需进一步巩固;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缺乏有效衔接,科技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创业精神和创新文化亟待强化等。这些,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上海创新效率的提升,但也意味着未来上海科技发展仍有较大空间。因而,充分发挥世博后续效应,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加快创新价值实现,全面支撑城市转型发展,将是“十二五”时期上海科技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安排
(一)指导思想
面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以应用为导向,以知识竞争力为标杆,以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加快创新价值实现为主线,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根本动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服务民生关注点,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坚持把支撑转型发展作为根本宗旨。致力于提升科技发展的动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与发展战略,选择基础和条件较优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大力培育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强化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加快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把创新价值实现作为战略取向。致力于提升科技发展的合力,健全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社会发展政策等与科技政策的协同机制,强化科技成果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推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创新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成果产业化机制,调动企业的主体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坚持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根本动力。致力于提升科技发展的活力,进一步优化创新服务体系,形成专业化、网络化的公共科技服务体系,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在科技管理统筹协调机制、企业技术开发机制、技术转移机制、科技投入机制、科技金融机制、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科技评价机制、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深化科技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提高创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充分释放全市科教和人才资源的巨大能量。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上海科技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知识竞争力进入亚太地区前列,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科技研发的重镇。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掌握一批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在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努力建成若干世界级的研发机构,形成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础设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的基地。全面促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发展,加速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生业态,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新市镇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创新集群。
--创新创业的沃土。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效益好的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形成良好的企业生态。创新成果转化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的投融资机制取得较大的进展,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行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与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吸引和集聚一批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科技惠民的典范。科技在解决人口老龄化、能源资源紧张、节能减排、交通拥堵、城市建设与安全等民生关注问题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更多居民充分享受科技福祉;市民的科学素质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人民群众更加理解和支持科技事业。
--科技开放的前沿。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日益活跃,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凸显,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对外合作的品牌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科技成果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以上海为枢纽的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更上层楼。
到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3%左右,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到6.5%,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600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
(三)总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