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节能管理数字化工程。采用能源数据融合技术、动态平衡分析技术、计算机系统集成技术,突出企业、行业和政府三个层次,加快建设能耗数据采集分析、节能信息发布和协同自动化办公“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信息平台,促进节能与信息化有效融合。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基础数据库,加强能耗监测分析,提升预测预警能力,增强市县节能管理和执法机构办公自动化水平,强化信息共享,提高节能工作效率,为深入开展节能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加快重点行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推动重点企业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提升能源系统的技术装备水平,建立能源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产品对能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集中处理、动态显示和智能分析。到2015年,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全部建立节能管理信息系统。
6.节能人才工程。围绕政府节能监管、企业能源管理、节能中介服务等方面,造就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稳定的节能人才队伍,为推动节能工作长效开展奠定基础。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部署,积极推进重点企业能源管理师制度,到2015年,至少培养600名能源管理师。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节能中介服务单位,建立完善节能专家库,为政府节能管理、能效评价等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将节能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序列,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学院和技工院校开设能源管理等相关节能专业,加快培养节能人才。
(三)开展百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突出抓好100家重点用能企业,组织开展节能低碳行动。鼓励企业完善促进节能低碳生产的工作机制,构建全员参与的节能低碳企业文化,将节能低碳融入研发、生产和管理每一个环节,创建一批节能低碳标兵企业,引导企业积极承担低碳发展责任。开展创建能源管理控制中心活动,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建设5个以上能源管理控制中心示范项目。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监测,提高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水平。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引导重点用能企业逐步建立高效运转、持续改进、节能成效明显的能源管理体系。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查找能源利用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编制实施节能规划。深入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扩大对标范围,开展“比赶超”节能竞赛,争创节能先进水平。完善量化否决性考核指标,落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目标责任。“十二五”期间,重点企业实现节能量超过138.38万吨,完成省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
五、保障措施
“十二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节能任务非常艰巨。为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必须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整合各方面资源,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推进节能工作。
(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正确处理发展与节能的关系,把节能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加快构建节约型产业体系。树立以节能求发展,以发展促节能的观念,在政策制定、区域布局、项目建设等方面,强化节能意识,将节能贯穿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双赢。一是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把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作为实现节能目标的重要支撑,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规划引导,加强城市、园区、企业和项目等“四大载体”建设,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强服务业绩效考核,确保完成“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二是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4455”工程的实施,深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建设,围绕市场需求新变化和技术发展新趋势,以优化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加工深度、拉长产业链条为重点,抓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坚持搞好能效对标,努力降低有色、化工、造纸、电力等传统产业的能耗,力争达到全国最低水平。四大战略支柱产业和100户重点企业要带头按照降低能耗、提高附加值的思路做好规划,认真实施。三是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我市具有相对优势新兴产业,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培育,实施一批重点大项目,迅速膨胀产业规模,提高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有效地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四是强化源头控制。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结合聊城实际,完善和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政策和标准,加强新、改、扩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严把投资项目合理用能关,从源头上遏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完善节能政策措施。一是健全财税价格政策。加大公共财政的节能投入,确保节能专项资金预算额度逐步增加,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支持实施节能和新能源应用项目。落实国家节能产品惠民政策,逐步扩大节能产品推广应用补贴范围。进一步细化措施,落实节能项目、节能环保设备购置使用等税收减免政策。认真执行能源资源税收政策。加强高耗能企业类别及能耗水平甄别工作,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发展。对超过国家和省能耗限额的产品与用能单位,依法执行惩罚性能源价格。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落实新能源、余能发电上网价格政策和电价补贴政策。二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开展节能金融产品创新示范,拓宽用能单位节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根据节能融资需求特点,简化手续,优先为节能项目提供融资、保理、担保、优惠利率贷款、增加授信额度等服务。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国有资本、外资、民间资本进入节能和新能源应用领域。提高信贷审核标准,从严控制高耗能行业的信贷投入。三是完善节能市场机制。认真落实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政策措施,优化市场环境,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建立节能服务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实施节能服务行业信用评价公示制度。制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评价标准,规范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发展壮大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培育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节能服务咨询机构。加强节能产品认证,扶持落实优惠政策,培育节能装备产业集群。加强节能认证和检测能力建设。落实国家能效标识制度。实行节能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完善配套政策,鼓励开展节能自愿协议,扩大实施范围。支持发展清洁发展机制,积极凝炼申报碳减排交易项目。探索建立节能量交易制度,制定相关标准,搭建交易平台,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