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强化示范带动,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深入推进节能、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着力实施循环经济“2320”工程。在全市总结推广了有色、造纸、化工等重点行业的16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家企业列入国家“两型”试点,2个县被评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县,7家企业被评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13个项目列入全省10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清洁生产工作全面铺开,领域不断扩大。21家企业自愿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16家通过了验收。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39家,年可利用工业固体废物61万吨、废气3260万立方米、生物质能(折标煤)9万吨,实现产值23亿元。
(五)节能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把节能技术进步作为重要手段,不断提高科技节能水平。积极推进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和节能技术改造。“十一五”期间,全市有54个项目获得国家支持,36个项目获得省支持,共获得奖励或补贴资金3亿多元。加快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环保设备,淘汰改造高耗能落后设备,对34家企业的42种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设备减免税755万元。落实高效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政策,推广节能灯190多万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创建“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示范村”120个、“示范镇” 23个。扩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发布推广目录,向社会推荐一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不断完善节能服务体系。4家节能服务公司获得国家备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用能单位提供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依法节能工作深入推进。把节能执法作为深入推进节能工作的重要保障,建立了日常监察和专项监察相结合的执法机制,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加大节能执法监察力度。“十一五”期间,累计监察企业378家,公共机构和公共建筑80多家,查处淘汰落后工艺设备5600余台(套),对严重违法并在限期内未有整改的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
(七)节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先进节能理念,弘扬节能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能源资源的现象和行为,在报纸、网站、杂志等媒体发表节能相关文章1200余篇;每年举办“节能宣传周”、“能源紧缺体验日”、“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等主题宣传活动。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积极推进节能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做好“十二五”节能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十二五”期间节能面临的形势
(一)有利条件
1.全社会节能意识不断提高。节能作为基本国策日益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节能被确定为基本国策,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健全,各级党委和政府继续把节能减排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考核的约束性指标,节能日益受到全社会关注,逐步成为全社会共识和企业的自觉行动,为“十二五”深化节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转方式、调结构为深化节能工作带来重要契机。转方式、调结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节能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能够有效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转方式、调结构又进一步拓展了节能空间,为深化节能工作带来了契机。
3.节能政策有利于形成约束机制。国务院、省政府明确提出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强度指标和总量指标相结合的节能指标体系。对于结构偏重,能耗总量大、增长快的我市来说,通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利于形成节能工作的倒逼约束机制。
4.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成为推动节能的有利条件。各级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发展能够带动我市具有一定基础的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高效低耗产业加快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又为我市“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推进节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装备支撑。
5.节能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在全球能源资源短缺的背景下,节能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而且有助于企业打破绿色贸易壁垒,提升市场竞争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6.推进“十二五”节能工作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 “十一五”以来,我市围绕完成节能目标任务,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将在“十二五”期间持续发挥作用。特别是我市创造性地提出的预警调控机制并加以完善,把握了节能的主动权,为做好“十二五”节能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不利因素
1.产业结构致使单位能耗居高不下。耗能较低的服务业发展不快,高耗能产业比重偏大,产业结构偏重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万元GDP能耗偏高,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大,较为粗放的增长方式和偏重的产业结构是长期形成的,调整优化受到诸多条件制约,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2.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导致能源刚性需求上升。我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费总量上升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建筑、交通等能源消费需求将持续上升。“十一五”期间,我市年均能耗总量上涨近120万吨标煤,“十二五”期间能耗总量较快增长趋势难以逆转,我市面临经济社会发展与能耗强度和能耗总量控制的多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