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重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一是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按照财政部、国家
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食品安全监管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财行〔2011〕183号)精神,对食品生产许可、监督抽查、风险监测、打假办案、执法检查、问题产品召回、质量追溯、质量统计分析等专项业务所需经费予以重点保障。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大案要案以及省、市政府部署的特殊任务所需经费,实行专项报批,专项安排,专款专用。二是建立健全重点监管产品检验体系。围绕食品、家用电器、电线电缆等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以及我市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相关产品,加大投入,更新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手段,健全监测机制和体系,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三是提高风险分析预警能力。市质监局、商务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泰安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调沟通,全面增强食品安全预警和风险监测能力,扎实搞好食品生产销售各环节中化学污染、食源性致病菌等的动态监测,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状况、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标准制订提供依据。
(三)加强质检技术平台建设。一是按照分类规划、梯次推进原则,加强质检机构建设。市级质检机构重点发展投入大、技术水平要求高的高端检测能力;县级质检机构重点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质检技术服务平台。二是强化质检技术平台建设。围绕全市产业布局和工业经济发展重点,突出纺织品、旅游产(商)品、电磁线、矿用提升输送设备、汽车底盘、逃生装备、高压成套控制设备、矿山设备再制造产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和煤矿安全计量等检定项目,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对获得省级以上检验检测中心的,市、县级财政给予配套资金支持,逐步建立适应“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特色突出的检验检测体系。三是加快市级质检中心园区建设。以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中心为依托,优化检验资源配置,在泰安高新区、产业集群集聚区或境内交通干道,加快建设市级质检中心园区,逐步形成专业优势明显、服务功能完备、信息化程度高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国内领先、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检验基地,形成集检验、标准制订、认证、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