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
3.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按照政府组织、部门联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的要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全民创新意识,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深化开放创新程度,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重大科技的需求,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为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4. 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民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开放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度提升,全社会创新格局基本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为创新型湖南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件,研发人员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2件/百人年。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全国前10位。
---创新资源总量与质量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研发人员总量达到10万人年。建成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
---创新绩效显著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降低16%和17%;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达到100亿元。
---全民创新意识与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显著提升。全社会形成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明显提高。
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研发人员总量达到18万人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其他主要指标均达到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综合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10位。
三、重点任务
建设创新型湖南的重点任务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政府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重点组织实施九大创新工程。
5.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程
按照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高新化的思路,以突破优势产业高端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为核心,以高新技术应用为基础,以长株潭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为重点,统筹项目、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资源,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现代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新型轨道交通装备、风电装备、国防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动力电池、高性能数字芯片、智能电网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打造一批具有湖南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群,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企业。促进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三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四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先导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起点上的规模扩张和集群发展。
以推进信息化为重点,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应用新一代集成协同、制造服务、制造物联、云制造等信息化支撑技术,优化制造业务流程,强化精细化管控,打造数字企业、服务型制造企业和产业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应用计算机、微电子、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提升我省轻纺、建材、食品等行业的装备自动化水平。应用现代绿色生产技术,推动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推进国家级再制造试验基地建设,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开展再制造试点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