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区县基础教育“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的通知
(沪教委发〔2012〕51号)
各区县教育局:
现将《上海市区县基础教育“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上海市区县基础教育“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二○一二年四月十七日
附件:
上海市区县基础教育“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
“十二五”时期,上海教育事业将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转变教育发展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扩大教育开放、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率先突破。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上海基础教育将优化调整校舍资源布局,加强郊区学校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更新改造加固工程,落实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公建配套学校建设,提高公办学校吸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扩大优质校舍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化。
一、本市区县基础教育“十一五”基本建设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结合市及各区县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区域之间、学段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为广大适龄儿童青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基本均衡的办学条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本市区县基础教育基本建设竣工项目592个,竣工建筑面积421.51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36.68亿元。
竣工总面积中,幼儿园125.65万平方米,占29.81%;小学76.07万平方米,占18.05%;初中138.87万平方米,占32.95%;高中52.24万平方米,占12.39%;其他(成人学校、职业学校、特殊学校和工读学校)共28.68万平方米,占6.80%。
从地区分布看,郊区是基础教育建设的重点区域,竣工面积344.13万平方米,占81.64%;市区竣工面积77.39万平方米,占18.36%(见表1)。
表1 “十一五”基础教育基本建设竣工情况(按学校类别分)
地区
| 投资 (亿元)
| 项目数 (个)
|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
小计
| 幼儿园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其他
|
市区
| 37.56
| 93
| 77.39
| 10.42
| 15.30
| 16.43
| 21.62
| 13.61
|
郊区
| 99.13
| 499
| 344.13
| 115.22
| 60.77
| 122.44
| 30.62
| 15.07
|
合计
| 136.68
| 592
| 421.51
| 125.65
| 76.07
| 138.87
| 52.24
| 28.68
|
注:1. 市区指黄浦(含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八区;
郊区指闵行、宝山、嘉定、浦东(含南汇)、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崇明九区县。
2. 九年一贯制学校计入初中;完中计入高中。
按建设类型分,公建配套项目是“十一五”期间基础教育校舍资源的主要来源,共竣工公建配套教育项目322个,占54.39%;竣工面积380.40万平方米,占59.16%;投入资金65.66亿元,占48.04%(见表2)
表2 “十一五”基础教育基本建设竣工情况(按建设类型分)
建设类型
| 项目数(个)
|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 投资(亿元)
|
公建配套
| 322
| 249.38
| 65.66
|
新(迁)建
| 67
| 84.78
| 40.52
|
改扩建
| 203
| 87.36
| 30.50
|
合 计
| 592
| 421.51
| 136.68
|
其中,郊区竣工教育公建配套项目296个,竣工面积227.31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市教育公建配套总量的91.93%和91.15%。
本市区县基础教育通过“十一五”建设,较好应对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入学高峰。其中,幼儿园2010学年在园人数达到40.03万人,较2005学年增加16.65万人,增幅31.13%;小学2010学年在校生人数达到70.16万人,较2005学年增加11.33万人,增幅39.48%(见图1)。
图1 “十一五”分年度中小幼在校学生数情况(略)
同时,经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十一五”期间完成多项市政府事实工程或专项工程。
---启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34号)等文件精神,全市于2009-2011年开展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要把学校建成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根据规划,全市共计划实施“校安工程”总面积386.33万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约64.47亿元。“校安工程”启动以来,市、区(县)各级校安办高度重视,优先保障落实资金,建立校安工程前期手续绿色通道,确保校安工程有序规范推进。到2011年12月底,本市“校安工程”规划项目已全部开工。
---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十二部门制定的《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6学年-2008学年)》的通知”(沪府办发〔2006〕30号)等文件精神,全市于2006-2008学年度开展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区县教育局计财、幼教、基建等部门紧密配合,统筹分析园舍资源、幼儿人口分布和人口发展趋势,结合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调整,制定了符合各区县实际的《园舍达标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园舍建设计划》。通过基建改造(含公建配套、新(迁)建、改扩建)、调整使用、缩班减生、撤点、合并等达标措施,三年增加园舍面积123.87万平方米,在学前三年适龄儿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全市园舍平均达标(“88”标准)率从2006学年的53.0%提高到2008学年的78.3%,取得了显著成绩。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条件逐步改善。为保障本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师生安全和健康,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与公办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市教委于2007年以专项经费支持及区县自筹的形式,对240余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的教室、食堂、图书室和厕所进行了改善,共投入资金4563万元。
2008-2010年,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08〕3号)的文件精神,上海教育部门以“两个为主”为指导,采取“撤、并、转”等措施,将符合办学标准的158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纳入了民办教育管理体系,教育部门给予生均经费补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条件明显改善,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进入公办学校或民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就读,依法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完成多轮教育公建配套专项督导。“十一五”期间,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根据市人大意见,会同有关职能部门,针对各区县教育公建配套管理机制、配套资金投入、“缺配、少配、缓配”等方面进行了多轮专项检查和督导,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专项督导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区县教育公建配套管理机制日益完善,政府各职能部门责任得到明确,教育部门全过程参与公建配套学校建设得到强化,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逐步落实,“缺配、缓配、少配”现象明显减少,极大改善了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技防设施完善工程。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防设施完善工程的通知》(沪教委青〔2008〕4号)文件精神,全市于2008年开展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防设施完善工程。按照公安部门制定的技防设施标准,各区县教育部门对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视频监控、周界报警系统、红外线监测、紧急报警按钮等技防设施进行了全面完善,共投入资金1.24亿元,使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性显著提高。
二、本市区县基础教育基本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十五”末,《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DG/TJ08-12-2004)(以下简称“04标准”)和《上海市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DG/TJ08-45-2005)(以下简称“05标准”)先后颁布实施,“十一五”期间新建的学校标准有所提高。但随着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入学人数增加和人口布局进一步调整,本市区县基础教育校舍资源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短缺的局面将在“十二五”期间并存。
据统计,2010学年,本市共有中小幼学校2773所,其中近2/3分布于郊区。中小幼在校学生169.63万人,其中郊区学生占七成。
中小幼学校总建筑面积为2102.76万平方米。全市生均建筑面积,幼儿园为10.73 平方米/生、小学为8.79 平方米/生、初中为14.29 平方米/生、高中为26.54 平方米/生(见表3)。
表3 2010学年上海市中小幼学校生均建筑面积汇总表
地区
| 生均建筑面积(平方米/生)
|
幼儿园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标准下限
| 14.13
| 9.60
| 10.26
| 8.82
|
市区
| 9.67
| 10.63
| 14.54
| 27.88
|
郊区
| 11.18
| 8.21
| 14.16
| 25.59
|
合计
| 10.73
| 8.79
| 14.29
| 26.54
|
注:1. 标准下限:幼儿园指“05标准”15班生均建筑面积;小学指“04标准”30班生均建筑面积; 初中指“04标准”32班生均建筑面积; 高中指“04标准”48班生均建筑面积。
2. 高中生均建筑面积偏高是由于包括了宿舍面积,且高中在校生数目前处于低谷。
1.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对本市基础教育基本建设形成强烈冲击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数据,至2010年底,本市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已达897.7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9.00%。“十一五”期间,本市外来常住人口增加459.30万人,增幅达104.77%(2005年本市外来常住人口438.4万)。外来常驻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对本市基础教育基本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本市外来常住人口在校学生人数逐年提高,据2010学年数据,本市外来常住人口学前三年和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为59.46万人,占本市该阶段在校生总人数的38.93%。其中,幼儿园外来常住人口在园幼儿12.41万人,小学外来常住人口在校人数为24.66万人,初中外来常住人口在校生人数为13.04万,分别占该阶段在校生人数的31.00%、48.48%和30.66%(见表4)。
表4 学前三年和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
人口类型
| 合计
| 其中
|
在校生
(万人)
| 比例(%)
| 幼儿园
| 小学
| 初中
|
在校生
(万人)
| 比例(%)
| 在校生
(万人)
| 比例(%)
| 在校生
(万人)
| 比例(%)
|
外来常住人口
| 59.46
| 38.93
| 12.41
| 31.00
| 34.01
| 48.48
| 13.04
| 30.66
|
常住人口
| 152.74
| 100
| 40.03
| 100.00
| 70.16
| 100.00
| 42.55
| 100.00
|
2.人口出生高峰持续,幼儿园基本建设面临较大压力
上海面临新一轮人口出生高峰,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持续保持高位,2010年,本市常住人口出生数达到17.51万人,较2005年多出生5.12万人,增幅达41.32%(见表5)。
2010学年,本市在园幼儿人数为40.03万人,而根据“六普”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学前三年适龄入园幼儿有45.32万人,说明目前全市仍有5.29万幼儿园学位的建设缺口。
2010学年,全市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为10.73平方米/生,而市区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仅为9.67 平方米/生,虽然均达到了“88标准”要求,但与“05标准”规定下限14.13 平方米/生仍有较大差距,学前教育资源十分紧缺,加快幼儿园建设是当务之急。
同时,“十二五”期间,入学高峰逐步向小学延伸,小学建设也将面临严峻挑战。
表5 “十一五”期间本市常住人口出生数
人口类型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外来常住人口
| 4.17
| 5.32
| 6.58
| 6.99
| 7.23
| 7.49
|
常住人口
| 12.39
| 13.42
| 16.66
| 16.66
| 16.46
| 17.51
|
3. 人口布局进一步调整,对郊区学校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上海开始了大规模的中心城区旧城改造,中心城区人口大规模地向郊区疏解。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日益推进,大量的外来常住人口聚居在城郊接合部和郊区。截至2010年底,本市七成常住人口分布于郊区,共有1603.30万人。其中,郊区共有外来常住人口724.30万人,占全市外来常住人口的八成以上。
大量人口导入郊区,致使郊区原本就比较薄弱的教育布局、教育设施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2010学年,郊区小学生均建筑面积为8.21 平方米/生,低于“05”标准低限9.60 平方米/生,更低于市区10.63 平方米/生。尤其是部分人口集中导入,特别是大型居住社区和新城区公建配套学校覆盖不到的乡镇,适龄学生数激增,导致班额大幅膨胀,入学矛盾突出,急需补充基础教育资源。
4.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存在矛盾
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长久以来,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主要集中于市区,郊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目前,本市共有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1所,其中市区34所,占66.67%,郊区17所,占33.33%。示范性幼儿园41所,其中市区25所,占60.98%,郊区16所,占39.02%。随着人口大量导入郊区,郊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更显不足。尤其是全市36个保障性住房大型居住社区陆续开发建设,相当部分市区工薪阶层入住郊区,该部分居民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强烈,要求增加郊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
5. 教育公建配套“不同步”现象仍然少量存在
经过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几轮专项督导和相关委办局的共同努力,本市教育公建配套学校建设经费逐步提高,“缺配、缓配”现象明显好转,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动迁困难、资金等原因,目前全市仍有个别教育项目纳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跟踪名单,进展缓慢。
此外,教育部门接受公建配套学校后,仍需花费大量资金进行配套完善,方能开办使用。尤其是教育公建配套数量较大的几个区县,资金压力较大。
6. 保障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同等教育权仍是基础教育建设的重要任务
保障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地方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直接关系到上海人口总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尽管民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与以前备案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相比,校容校貌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公办学校相比,在师资力量、校舍条件方面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部分民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校舍租用私房或企业用房,产权关系复杂,导致教育部门对其校舍进行后续管理、监督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因此,“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改善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环境,仍是基础教育基本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本市基础教育“十二五”基本建设的任务
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加快推进郊区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提供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机会,做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基本建设工作。
2. 规划目标
适应上海常住人口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加大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力度,优化布局结构,积极推进需求急迫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项目建设,重点加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建设,继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推进教育公平,实现均衡发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满足市民的教育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总体任务
根据对各区县基础教育规划项目的统计,2011-2015年,全市主要拟建项目共1042个(包括“十一五”接转项目),增加用地面积约1597.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42.61万平方米、投资估算约457.04亿元(不含征地、动拆迁、教育设备费用)。规划项目主要由大型居住区教育公建配套项目、商品房公建配套项目、新城教育配套项目、教育资源薄弱地区补建项目和教育局自建项目五部分组成,主要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及包括少数区县所属的职业教育、成人培训和特殊教育建设项目。
(1)按实施年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