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工业重点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赣府厅发〔2012〕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江西省工业重点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2年1月14日
江西省工业重点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工业是江西崛起的脊梁,工业重点产业是江西工业发展的关键,编制好工业重点产业“十二五”规划,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实现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规划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江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是江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专项规划。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一、现实基础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省工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初步建立了以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加工、汽车、航空制造、中成药和生物制药、食品、新型建材及半导体照明、光伏等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初见端倪。工业发展环境有所优化,工业强省、工业兴省的理念深入人心。
(一)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101.89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6%;主营业务收入达14196.68亿元,年均增长33%。2010年,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拉动GDP增长7个百分点左右;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8.7%上升为2010年的46.2%,三次产业呈现典型的“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特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
(二)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支撑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培育出江铜、新钢、赛维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已成为推动江西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22.3%;光伏、半导体照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工业的45%,极大优化了工业产业结构。非公有制工业的比重持续上升,2010年达到72.1%。
(三)工业效益和质量不断提升。
2010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达206437元/人·年;人均创利率43454元;资金利润率达13.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由2005年的279.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445.95亿元,年均增长35.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146.4%提高到2010年的275.13%。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工业综合竞争能力有所增强。
(四)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2010年江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0.6亿元,占全省固定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工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过2/3,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投资驱动效应明显,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五)工业园区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2010年,江西工业园区完成增加值2309.8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32.7亿元,实现利税973.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园区达34个,其中超200亿元的13个,新余高新区、南昌经开区突破400亿元,南昌高新区突破600亿元。工业产业加速向工业园区集聚,园区产业协作和配套水平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工业园和生态工业园,省级生态工业园达到42个。工业园区已成为江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培育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加快工业集约发展的重要途径、增加就业岗位和推进城镇化的主阵地。
(六)工业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08年4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省直各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抓好后续改革,集中力量解决改革中的遗留问题,507户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共有47.22万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发放经济补偿金55.52亿元,补缴养老保险拖欠费用22.2亿元,补缴医疗保险拖欠费用42.35亿元,补缴失业保险拖欠费用5亿元。移交社区共832个,移交人员共678502人。完成水网改造200994户,电网改造187688户。12家省属集团公司829名企业干部得到了妥善安排。通过各种途径帮助10万多名职工实现再就业。我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做到了“四个确保”,即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确保银行债务不悬空,确保社会稳定不影响,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四个满意”,即党委、政府满意,职工群众满意,企业满意,社会各界满意。
(七)工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全省大开放战略及主攻工业的理念深入人心,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支撑工业发展的人文、法制环境有所改善,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政府行政审批程序进一步精简,政府服务意识日益增强,服务质量和效能有所提高;水电煤保障、污水处理、交通物流、通关等基础设施及条件日趋完善;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土地开发规模和集约效应日益显现。
虽然“十一五”以来江西工业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总量和规模偏小;工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偏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占据技术制高点的工业产品匮乏,优强企业和知名品牌不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不高;支撑工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滞后。
二、发展环境
(一)面临的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西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全球时代潮流,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国际国内环境总体有利于我省加快发展。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突破,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的蓬勃兴起,为我省在加快工业发展中发挥独特的生态优势提供了机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助于我省从国家战略层面,集中项目、资金等资源,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有助于发挥生态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助于吸引区域合作、企业聚集、项目落户,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加速聚集。从国际上来看,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大洗牌,西方国家的一些制造业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这为我省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国内来看,随着沿海地区生产成本的攀升,越来越多的产业和企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国际、国内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转移对我省工业而言是一次扩大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从我省来看,近年来综合交通立体化、网络化、快速化、现代化进程加快,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铁路运输网络逐步形成,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将有效提升我省产业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为工业科学发展、进位赶超提供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