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学校是本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各牵头学校负责提出承担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总体思路、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确保工作方案具体到每一个时间节点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定期召开会议,提出经费预算并予以落实;组织专家评审,上报承担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等有关文件资料。编写第一批33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会议费、专家评审费等集中工作产生的费用由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单位分担。
参与学校要全力配合牵头学校的工作,并提供人力、经费和教学资源、专家资源等方面支持,派出本校参与专业中最优秀的教师参加编写工作,在时间安排方面给予支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有条件的要积极承担有关会议费用,并负责报销本校参与教师的调研考察费、差旅费、培训费、资料费等。我厅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参与学校,将予以表彰奖励并加大支持力度。
牵头学校和参与学校要组织动员学校有关专业全部人员参与编写过程,通过编写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锻炼培养教师队伍。
各专业要在充分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按照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工作调度会要求,第一批33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分别于2012年4月30日、6月30日、9月30日前完成。基础好的专业可提前完成。在编写过程中若有问题,可与我厅职成教处联系。联系电话:0531-81916577、81916646;联系人:朱传纲 王志刚;邮箱:sdwzhg@163.com。
附件:
1.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工作领导小组
2.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参考体例
3.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专家评审呈报表
4.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第一批)编写分工安排表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附件1: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徐曙光 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 党组成员
副组长:邢顺峰 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
王景华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主任
成 员:姜玉亭 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调研员
朱传纲 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调研员
胡振华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党总支副书记
孙永海 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
杜德昌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主任助理
黄祖杰 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
王洪琪 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
牛瑞洲 淄博市教育局副局长
冯仰军 枣庄市教育局副局长
李从涛 东营市教育局副局长
曲仁臣 烟台市教育局副主任督学
张法成 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
伊立峰 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
刘应新 泰安市教育局副局长
包 英 威海市教育局副局长
庄乾友 日照市教育局副局长
李兴实 莱芜市教育局副局长
丁成建 临沂市教育局副局长
徐化忠 聊城市教育局副局长
卢得欣 滨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王玉起 德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秘书组:朱传纲 孙永海 杜德昌 王志刚
教研总指导:杜德昌
教研指导:孙宝水 邹本杰 段 欣 邱以亮 于家臻 孙明红赵 丽 范冬梅 兰俊宝 刘振海 王松壮 周 林 杨文博 梁 芳 张颖梅 常 彬 程宝顺 初厚绪 段全续 傅 宁 葛秀光 刘其伟 陆泽贵 孟凡秋 曲玉双 任建春 申 宇 宋玉良 苏丽军 王 成 王树新 王效金 吴昭洪 徐 溦 杨 华 杨晓斌 于光明
附件2: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
教学指导方案编写参考体例
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是规范专业教学和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教学计划、课程(项目)标准、师资配备标准、技能实训室实训设备配备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等5个相关材料。本“参考体例”为各专业编写教学指导方案提供基本格式,提倡各专业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制定更加开放灵活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但基本的结构、框架应一致。
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发的《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
二、专业代码
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发的《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
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可对本专业生源提出具体学力基础和兴趣特点要求)。
(二)学制
要求:一般为三年(实行学分制的,以修满规定学分为准,可实行弹性学制)。
四、培养目标
要求:表述本专业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要求、毕业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核心技能,以及人才培养的定位等。
五、职业能力描述
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描述人才培养的规格,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核心技能。如果该专业具有多个专业(技能)方向,除应从专业整体角度进行描述外,还应就各专业(技能)方向的要求分别描述。根据专业特色,可以对条目数量进行增删。
(一)基本知识要求
(二)职业素质要求
(三)核心技能要求
(四)对应职业和工作岗位
(五)对应职业资格证书
(六)未来发展方向(含就业、升学)
六、课程结构框架
要求:用框图的形式,描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选修、拓展课程的结构框架。
建议:遵循规范、引领、实用的原则,全面进行本专业课程的系统性改革。用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培养为重点,进行课程设计。从岗位分析入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注重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与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对接,整合课程,确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要求:分别列出本专业(含专业方向)必须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选修课程、拓展课程的名称及教学的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应着重人格修养、文化陶冶及艺术鉴赏,与专业知识相配合,兼顾学生继续学习的需求。一般包括德育课程(含职业素养课程、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等)、文化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艺术类课程以及本专业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基本能力培养等。建议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专业技能课程提倡理论实践一体化,以实践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兼顾学生就业或继续进修学习所需基本知识和能力培养。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专门化实训和顶岗实习,以及选修课程。各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的课时数应大体相当,建议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二左右。顶岗实习可根据专业特点灵活安排,除有特殊要求外,提倡工学交替、分段安排。
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校专业特色、用人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自行设置,建议课时数不超过总课时数的10%左右。毕业顶岗实习环节要求一般安排六个月。
八、教学时间安排及课时建议
(一)教学时间安排建议表(仅作参考)
内容
周数
学年
| 教学(含理实一体教学
及专门化集中实训)
| 复习
考试
| 机动
| 假期
| 全年
周数
|
一
| 36
| 4
| 1
| 11
| 52
|
二
| 36
| 4
| 1
| 11
| 52
|
三
| 38(其中,毕业顶岗实习20周)
| 2
| 1
| 4
| 45
|
(二)授课计划安排建议表
课
程
类
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学 分
| 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
(周学时/教学周数)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18
| 18
| 18
| 18
| 18
| 20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
| 1
| 德育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
|
|
|
|
|
|
|
|
选修
|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
|
| | | | | | |
专业技能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职业认识实习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
|
| | | | | | |
毕业顶岗实习
| 600
|
| | | | | | 600
|
技能方向课程
|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
|
| | | | | | |
选修课程
|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
|
| | | | | | |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或专业拓展课程
|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校自定
|
|
|
|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
|
| | | | | | |
周课时及学分合计
|
| 170
|
|
|
|
|
|
|
总学时
| 3000-3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