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切实发挥校外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教育设施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校外实践活动。积极建立中小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制度,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会同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团体积极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三、加强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的组织保障
(十五)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德育作为关系教育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总体工作规划。中小学校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负有“一把手”责任,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作用,班子成员中安排专人负责德育工作。学校要切实树立全员德育意识,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体系,定期开展督导评估。
(十六)加强德育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教导处的职责定位,赋予教导处组织管理教师全员育人的职责,将教师的学科教学和学科德育有机统一,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小学校要普遍建立学生指导中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心理、活动、实践、发展等各个方面予以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服务。积极发展社团组织,组织各种学习、科技、艺术、体育、读书俱乐部,支持学生自主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改进和创新少先队、团组织、学生会工作,推行学生干部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资格认定、培训培养、选拔和考核评优等制度体系,对班主任在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和待遇上给予应有的关心和支持。学校要按照每10个班级配备1名专职教师的标准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鼓励和提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逐步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
(十七)构建和完善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各地要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标准和可操作的评估办法,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发挥德育评价对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探索对学校干部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的新办法,对德育工作履职不到位和师德有问题的教师实行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完善德育工作定期表彰制度,省里每三年表彰一次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表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