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程。文昌、海口、儋州等沿海高位池养殖重点地区推广“闭环”生态养殖技术,减少高位池养殖污染物排放。
(5)土壤环境保护工程。制订全省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开展土壤背景值定位监控和重点区域土壤环境监测,提高土壤环境监管水平。
(6)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7个重要景区周边、22个特色旅游小镇和三大流域内的250个村庄实施连片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
5、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工程
(1)中部山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程。海南中部山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流域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生物监测与物种安全建设及数字化工程等。
(2)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工程。①自然保护区新建扩建;②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
(3)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①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②海岸与近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
(4)退化土地恢复工程。儋州等地开展土地沙化防治,文昌、昌江、万宁等市县开展水土流失治理。
(5)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程。在现有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基础上再创建1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
6、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重点工程
(1)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工程。①全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②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近岸海域和环境空气监测预警网络建设;③南海海域、火箭发射场、重要生态系统和重点旅游区等特色监测能力建设。
(2)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工程。①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②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能力建设;③省固体废物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
(3)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建设海南省核应急指挥中心及配套监测系统、三亚市与西沙群岛核安全预警站、我省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等。
(4)环境宣教能力建设工程。省与市县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
(二)环境保护投资方案
“十二五”规划期内,全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共需安排资金约159.9亿元,其中需申请中央投资约73.6亿元,占总投资的46%;省级财政投入约35.0亿元,占总投资的21.9%,市县财政投入约2.0亿元,占总投资的1.2%,社会投资约49.2亿元,占总投资的30.8%。具体工程内容、资金概算及项目进度安排见附表。
“十二五”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沼气建设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工程等项目将由各职能部门统筹相关专项资金具体实施,涉及投资约91.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约59.1亿元,省级财政投入约25.6亿元,社会投资约6.9亿元。其他由环境保护部门实施的项目总投资约68.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约14.5亿元,省级财政投入约9.4亿元,市县财政投入约2.0亿元,社会投资约42.3亿元。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环境管理制度,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建立重点河流市县跨界断面水质控制和考核机制,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产污强度准入制度、环境监理制度和环境成效评估制度,逐步完善从事前环境准入到事中全过程环境监管到事后环境成效评估的一整套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针对市县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出台差别化、有侧重、有特色的海南省主体功能区环境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
(二)完善创新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和统一监督管理下的责任分工考核体制。依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编制或修编地表水、近岸海域、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和各市县生态功能区划,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国土环境资源一体化管理优势,按照大环境、大资源的理念创新环境管理体制,增强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能力。在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引入生态保护用地地类,提高生态保护能力和生态安全保障。将国土综合整治和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三)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地方法规规章体系
加强环境保护地方立法,修订《
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通过特区立法权,将国际旅游岛建设中需要突破的环境保护管理政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修订《
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促进自然保护区的适度合理开发利用。制定“海南省生态补偿条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保障生态安全。制定“海南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进一步加强辐射污染防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