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促进就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5.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和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建立了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建立了以技工学校为骨干、社会各类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创造了条件,共培训各类人员270多万人次。每年都坚持开展惠及城乡各类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农村劳务推介活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全省性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面向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已经全面建立,并实现了就业援助精细化和长效化,共帮助90.4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6.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全面实施,积极推进实施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商的集体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末,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5%,集体合同(已建工会的企业)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签订率达50%。劳动条件标准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为促进企业改善劳动条件、维护职工的基本劳动权益奠定了基础。积极建立企业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基本解决了国有企业工资历史拖欠问题。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逐步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建立了“一省、十二市(地)、五十七县(市)”的劳动仲裁实体化机构,形成“层次完整、结构合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争议处理网格体系,劳动人事争议结案率保持在90%以上,调解结案率超过50%;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进一步完善,执法力度不断加强,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十二五”时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省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就业压力继续加大,就业任务依然繁重。

  1.劳动力供求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160万人,而每年仅能提供80万个就业机会,劳动力供求动态缺口为80万人左右。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加快,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凸显。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矛盾汇集。

  2.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对促进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将产生新的结构性失业。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些传统领域及岗位面临萎缩甚至消失也将导致失业增加。城镇化的加快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出新任务,农民工就业不稳定和职业培训不能满足需要、工资偏低、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缺失以及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问题日益突出。

  3.就业体制与就业社会化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不足,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亟待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设备设施薄弱,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劳动力流动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力资源市场的动态监测依然薄弱,针对失业的监测和预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劳动关系协调难度加大。劳动关系调整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维护劳动者权益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

  在面临压力和困难的同时,我省就业工作也存在诸多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政府促进就业责任的各项政策不断完善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我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的实施、“十大重点产业”的加快建设、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扩大内需和加快推进城镇化将对就业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就业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任务和方向,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