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点项目
根据《
基础测绘条例》规定的地理信息更新原则,结合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政府部门和社会化应用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市主要安排以下基础测绘重点项目:
(一)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应用。做好全市基础控制网的维护工作,加大测量标志保护力度,提高测量标志完好率;整合全市控制网成果,建立全市测量标志数据库,实现与原有国家等级控制点成果统一管理,根据测量标志普查、迁建情况及时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维护;建立市区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完成基础测绘数据及其它地理信息数据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转换工作。
(二)遥感影像数据获取。获取全市全色0.5米、多光谱2-4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一次,在主城区进行1:4000比例尺、近郊区进行1:6000数码航空摄影两次,获取地面分辨率0.05米、0.1米的高分辨率数码影像数据。
(三)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更新。1:500~1:5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更新由市、县分别投资完成。小于1:5000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向国家、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获取。对基础测绘成果实行定期更新制度,加快大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的生产、更新速度。
1.数字线划图。对城市建成区1:500比例尺、城市近郊区1:10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分别更新四次。推进数字线划图数据采集渠道的多样性,根据按需测绘的原则,探索网格化持续更新的方法,提高数据采集更新的效率,保证成果的现势性。
2.数字正射影像图。城市建成区1:500比例尺、城市近郊区1:1000比例尺正射影像数据分别更新2次,全市1:5000比例尺正射影像数据更新一次。积极推进正射影像图的综合利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积极探索利用低空无人驾驶飞行器等手段灵活补充航空遥感影像,实现按需更新或应急保障。
3.数字高程模型。完成泰安市市区1:1000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并更新一次。积极推进数字高程模型在水利、生态环境建设、旅游、交通、防灾等领域中的应用。
(四)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更新。建立多尺度、多类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形成基础地理信息的统一组织和管理。结合基础测绘更新,联动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面向应用扩展系统功能,实现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公共地理框架数据,满足“数字泰安”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更新的需要。
(五)“数字泰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在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前提下,加快“数字泰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尽快完成市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平台功能,确保平台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加强横向联通,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部门专题地理信息数据的联动更新机制,及时更新平台数据。进一步加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推广应用,在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建成3-4个示范应用系统,服务政府管理决策和信息化建设,支持企业开发地理信息增值服务,将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业务系统建设统一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来,满足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