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努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将投资作为稳增长的主渠道,提升项目建设攻坚战。全年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4000个左右,完成投资2100亿元。坚持领导分包、重大项目例会、联审联批、目标管理等工作机制,建立领导分包项目服务团队、重大项目领办制度,提升项目前期效率。强化项目督导检查,下大力治理建设环境和“四乱”行为,持续优化建设环境。全年力争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00个,完成投资500亿元。
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认真落实国家收入分配相关政策,合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城乡商贸网络建设。积极推进泉舜财富购物中心、建业凯旋广场等20个大型商贸项目建设。建成放心早餐网点、蔬菜直销网点50个。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加快建设乡镇连锁商业中心、乡村两级直营店,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实施“农超对接”,加快形成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
(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增收。一是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面积,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40亿斤以上。二是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和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新发展蔬菜、花卉苗木、林果、牡丹27万亩,新建改造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区)10个。新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专业合作社100家,完成土地流转75万亩以上。新增休闲农业园区50家。三是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完成水库除险加固50座,新增有效灌溉3万亩、节水灌溉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50平方公里。确保前坪水库列入国家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争取项目批复立项。新建户用沼气1万座、服务网点100个。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0万人。完成5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和3000户1.25万人的搬迁扶贫任务。
(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品牌。坚持增量带动与存量调整并进,着力实施448个千万元以上工业结构调整项目,总投资1965亿元,完成投资754亿元。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推进麦达斯公司铝加工、万基控股60万吨铝板带箔等在建项目进度;争取中信重工千万吨级超深矿建井及提升设备、南车集团城轨车辆组装等项目竣工投产;确保轴研科技产业园、725所特种材料装备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10万辆汽车等项目前期。对中信重工、中铝洛铜等企业规划实施一批新园区、新基地,强力推进洛玻、白马、洛耐、洛单四大企业搬迁改造工程,带动老企业实现制度创新、产业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实施725所高性能耐蚀合金和超级不锈钢板带、上海超日多晶硅光伏垂直一体化、中航锂电产业园、普莱柯动物疫苗等总投资236亿元的10个战略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24亿元。加强关键技术研发,以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实现新兴产业的新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重点抓好“四个强化、两个完善”,即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强化产业集群培育、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强化节约集约发展和完善支持政策、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产业集聚区持续发展。2012年,全市17家产业集聚区实现企业营业收入3800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0亿元,同比增长40%;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0个,形成12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新兴产业推进“四大创新工程”,大力促进产学研军融合发展。抓好863软件孵化器、北航科技园、高新区留学生归国创业园等项目建设,争取新建各类研发平台30个以上。确保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
(五)打造河洛文化传承弘扬品牌,提升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与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36个,总投资992亿元,完成投资180亿元。持续提升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攻坚战。高标准办好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突出抓好龙门文化产业园、隋唐城“一区一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等10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平乐牡丹画、南石山唐三彩、小破孩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确保新增游客接待1000万人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突出抓好国龙物流园、东汉禽业冷库及物流配送中心、通和农产品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项目,加快构建区域性物流枢纽。大力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围绕打造中西部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突出抓好中国移动(洛阳)呼叫中心、炎黄科技园、数据动漫产业园等信息产业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金融业发展。重点推进洛阳新区金融商务区建设,积极吸引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入驻,加快引进各类金融机构信息数据中心、后台服务中心、软件研发中心、运行结算中心等项目。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