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化生产和服务能力。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弘扬主旋律,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着力把 “吉林歌舞 ”、“二人转 ”、吉林影视、吉林期刊、吉版图书、朝鲜族农乐舞等吉林文化现象和亮点打造成具有吉林特色、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知名度高的文化品牌。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提速计划,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强化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作,鼓励扶持出版、传媒、歌舞、动漫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设7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大力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网络服务、文化博览、休闲娱乐、艺术培训、艺术品经营等10大重点产业,建设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东北亚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创新文化业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创作和传播方式,培育壮大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咨询策划、广告、创意等业态。推动产业集聚,建设 “长吉图 ”文化产业带,打造4个文化产业省级集聚区。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吉视传媒、吉林出版集团、长影集团等重点文化企业上市。增强保障能力,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技术支撑、人才培养引进、展示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以上。
(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
实施旅游业壮大计划,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深度发掘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推动旅游与文化、生态等相关产业融合,建设大型旅游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和精品线路,提升整体服务功能,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
着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生态度假、冰雪温泉、边境风情、特色产业和文化创意等主题,着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吉林北大湖旅游度假区、延边中国朝鲜族风俗风情园、长白山卡森国际综合旅游度假区、莲花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开发区和国际中央休闲区等100个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打造长春、吉林、延吉等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着力推进旅游营销创新工程,完善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跨国旅游、红色旅游为一体的10条旅游精品线路,整合旅游资源,分期、分批完善和打造长白山、松花湖、净月潭等9个重点旅游经济区。
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全省暨长春市旅游服务综合体建设为核心,建设全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全省旅游服务水平。建立统一的旅游信息网络平台,构建全省统一的旅游数据库、旅游门户网站,加强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在长春、吉林、延吉、长白山率先建设旅游移动信息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全省交通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停车场等辅助设施,提高出租车、公交车、旅游车辆以及民航、铁路的服务质量。旅游通道沿线要完善紧急救援、汽车维修、休息站点等服务系统建设。完善以吉林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为核心的全省旅游信息服务电子网络。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重点,建立全省统一的具有鲜明视觉效果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到2012年年底,旅游标识系统基本完善,景区内厕所基本达标,停车场基本满足要求。开展创建国家、省、市各级文明风景区以及文明导游员等活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