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产业化提升战略。加大市、县财政投入力度,争取国家、省各项政策支持,整合资金项目,扩大招商引资,集中力量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创建名特优农产品品牌,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推进基地的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和品牌化发展。
5.创新推动战略。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激发农业创新活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产学研密切配合,全面提高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布局园区化、发展集约化、主体公司化。
(五)主要目标。
力争到2015年,环巢湖现代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成为综合性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具体指标:
1.农业产出效益。实现规划区农业总产值、高效生态农业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三个翻一番。即,农业总产值达150亿元;高效生态农业面积比例达到50%,其中设施农业占高效生态农业比例达到25%,高效生态农业面积发展到157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建立优质水稻生产基地100万亩。
2.农业产业经营。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比重达到8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0%;农业园区化面积比重达到30%;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比例达60%以上,户均增收2000元;市级以上“一村一品”比例达50%。
3.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50%;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5%;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达到70%。
4.农业生态环境。区域内全部采用低毒低残农药,农药利用率提高20%,化肥施用效率提高30%,削减农业氮磷污染负荷15%;测土配方比例达100%;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水平达80%;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60%以上,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达到50%以上,规模以上畜禽养殖沼气利用率达95%以上,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建立农村生态环境长效机制,基本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基地“三品”认证面积比重达5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30%。
四、规划布局
(一)产业布局。
1.蔬菜园艺业。
充分利用环巢湖流域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区位比较优势,以“保障城市、服务市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 “水生与旱作并进、设施与露地并举、速度与效益并重”的发展思路,加快蔬菜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优化调整,推进城区蔬菜产区、近郊蔬菜产区、沿湖水生蔬菜产区的扩张和升级,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蔬菜综合生产、保障供给和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规划面积7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8万亩,水生蔬菜26万亩。设施蔬菜主要分布在包河区大圩、巢湖市中垾、庐江县同大和郭河;水生蔬菜主要分布在巢湖市夏阁、槐林,庐江县同大、白山、盛桥、白湖、庐城,肥东县长临河、撮镇,肥西县三河等乡镇。
2.苗木经果业。
坚持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环巢湖旅游大道建设、矿山修复和巢湖崩岸修复等工程,加快发展苗木花卉、经济林果和生态林,在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规划面积64万亩,其中苗木花卉21万亩、经果林10万亩。苗木花卉主要分布在:巢湖市黄麓、烔炀,庐江县白山、盛桥、白湖、庐城;经果林重点分布在巢湖市坝镇、庐江县同大、包河区大圩等乡镇。
3.现代渔业。
在保持巢湖“一湖清水”的前提下,以渔养水,以水养鱼。在巢湖继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实施禁渔期制度,加大人工增殖放流,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做响、做强“巢湖三珍一秀”(银鱼、大闸蟹、白米虾、湖鲚)。同时,充分发挥环巢湖区位优势,加强池塘、河道等水面的渔业生态修复,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建设一批各具特色,融合水产生态养殖、水族观赏、水乡旅游、水边垂钓和水上娱乐等丰富内容的城郊型生态旅游、休闲体验渔业基地。除巢湖外,规划18万亩现代渔业养殖,主要分布在肥东县撮镇、长临河,巢湖市黄麓、烔炀、中垾、散兵、槐林,庐江县同大、白山、盛桥、郭河、白湖、庐城,肥西县三河、严店、丰乐、花岗,包河区烟墩、大圩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