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因地制宜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适度超前。按照梯度推进、分步实施、联动发展的思路,“十二五”先期重点启动沿湖岸线、环巢湖旅游大道和主要河流圩区的生态修复与产业开发,逐步向周边拓展延伸、辐射带动。
3.整体推进原则。
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优势资源与优势产业匹配,种养业与加工流通等环节相衔接,主导产业与农村服务业相协调,促进产业集聚和提升,着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推进环巢湖农业优势产业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建设,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4.统筹协调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保护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统筹农业与二三产业、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生态,相互促进,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5.产业优化原则。
围绕区域经济和生态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产业、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优先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对经济、生态有一定支撑、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带动作用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
6.功能提升原则。
在充分发挥农业产业经济功能的基础上,延伸开发科技示范功能、景观旅游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科普教育功能、提高农业附加值。
(三)功能定位。
1.生态平衡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发展林网、蔬菜园艺、水生植物、生态果园、湿地、生态系统等建设,发挥生态农业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促进生态平衡,使规划区生态农业成为城乡区域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保障供应功能。发挥生态农业融于城市、环巢湖交通便利的优势,以现代生产技术,配套先进的保鲜、储藏、运输等设施装备,为城市提供优质、新鲜的粮油、蔬菜、果品和苗木花卉、水产等农副产品,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城市消费。
3.观光休闲功能。利用生态农业的自然生态景观,开发农业特色旅游产业,丰富旅游业态,为城市居民观光、休闲、度假提供宁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景和生态环境。
4.文化科普功能。将生态农业建设成为农耕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宣传教育基地,让城市居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农业,增长知识、体味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传承传统美德。
5.美化城乡功能。营造粮、菜、茶、果、花、林、渔合理搭配、四季如画的环巢湖农业景观和城乡风光,使规划区成为重要的城乡园林景观、生态景观,美化城乡环境,提升城乡品位,增强竞争力。
6.产业带动功能。着力提高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等产业化水平,实行园区化示范、基地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开发,显著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同时,对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旅游等功能进行综合开发,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使之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为农民增收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发展战略。
1.生态保障战略。建立生态农业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强化条件和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健康养殖工程、绿色植保工程、水体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建设项目,加强农业环境资源监测评估等基础性工作,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确保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改善,为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2.基础先行战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现代标准农田、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农业装备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产品产后处理、加工与流通为重点的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
3.科技支撑战略。落实国家、省关于农技推广体制改革部署,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重大技术研发创新,创新技术推广机制,巩固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大力推广普及生态农业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