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规划区总人口154.76万人,乡村户数36.54万户,乡村总人口130.68万人,农业总产值76.96亿元,农业增加值38.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
(二)产业概况。
规划区201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0万亩,其中: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瓜果、棉花、茶叶面积分别为194万亩、71万亩、47万亩、33万亩、15万亩、2万亩;水面面积26万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13.7万亩;规模化养殖场总数822个,其中鸡、鸭、猪出栏头(只)数分别达3788万只、78万只、30万头;有林地总面积61万亩,其中苗木花卉8.5万亩、经果林5.8万亩、生态林32万亩;湿地植被面积5.8万亩。
(三)条件与分析。
1.区位优势。
规划区地处江淮之间,居中靠东、连南接北,紧邻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是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公里范围涵盖中国东中部七省一市,有近5亿人口。境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发达,6条铁路、6条高速公路交汇,内湖码头通江达海,交通条件便捷。
2.资源优势。
规划区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适合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丰富的水面资源,适合多种鱼类生长繁殖。既有湖面、田园、温泉等自然生态资源,又有名湖、名山、名人等众多人文资源。
3.科教优势。
合肥市是全国重要科教基地,是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拥有安农大、农科院等诸多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市级以上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个,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
4.政策优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三化同步”,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将有力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合肥成为全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合肥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优越区位、优惠政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发展平台。
5.产业基础。
环巢湖流域是历史上的“鱼米之乡”,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米、水产、蔬菜、茶叶等主导产业,重点建设了一批优势农产品供应基地,培植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扶持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推进生态高效农业向环巢湖区域延伸奠定了坚实基础。
6.气候条件。
巢湖地处中纬度地区,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候冬寒夏热、春秋温和,为亚热带和暖湿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年降雨量近1100毫米,日照2000多小时,无霜期224-252天,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适合南北等多种作物生长。
7.限制因素。
一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二是农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不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不高。三是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土地规模流转机制不活,农业的开放度不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四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很大,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偏低。
三、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湖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按照“高效农业、新型农民、生态农村”的总体布局,强化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生物功能定位,着力构建以“高效低碳、绿色生态、生物科技、文化休闲”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促进“优势稻米、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现代渔业”等优势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充分展现环巢湖“稻海麦浪、碧波鱼跃、水清岸绿、蔬果飘香”的江淮鱼米之乡农业特色,把巢湖沿岸建设成为全国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农民收入快速提升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发展道路,注重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农业生产向有机和无机协调投入转变,向综合生态控制转变,向资源综合利用和低能耗转变,向优质、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