⒉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创建10个州级全民健身示范乡镇,100个州级全民健身示范村。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缩小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的差距,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体活动站的作用,利用好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开展“体育下乡活动”。
(三)协调发展各类人群体育
⒈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创建3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各县市建设1个以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乡。重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传播推广工作,将优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广泛开展区域之间体育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地区间交流,扩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加全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⒉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纳入学校教育考核主要指标。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校园体育锻炼活动,落实一定数量的体育健康教育课时,保证学生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加强体教结合工作,积极开展青少年课余体育训练,办好各级各类业余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各县市每年要积极开展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校体育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⒊着力推动职工体育活动。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体育协会作用,广泛建立职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建有供职工健身的专门场所,每年为职工进行一次体质测试,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爱的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坚持工间(前)操制度,推广第九套广播体操。
⒋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建立健全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积极支持老年人体育协会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活动。公共体育设施为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设施,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
⒌继续推进妇女体育。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作用,壮大妇女健身队伍。广泛开展“百万妇女”健身活动。推广具有恩施特色的妇女健身项目,建设一批妇女健身站点。
⒍大力推广残疾人体育活动。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方便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发展适合残疾学生特点的体育健身与体育康复项目。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