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池模块可靠性满足整车集成要求,安全性、电磁兼容性满足国家标准或规范。
(4)成本少于2元/Wh,提供整车企业的应用证明。
2.电池管理系统(BMS)新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电池荷电和健康状态诊断和控制技术;研究电池内阻的构成及检测技术;研究电池高效均衡技术;热电及结构一体化集成与高效控制等电池管理技术。
主要目标:形成电池健康状况的诊断新技术,提高电池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动力应用要求。
申报要求:
项目完成后应达到以下考核指标:
能够准确检测电池内阻和荷电容量,内阻检测误差小于10%,容量估算误差小于5%。BMS可靠性满足整车集成要求,安全性、电磁兼容性满足国家标准或规范。
专题名称: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技术研发(专题编号:0116)
1.高效驱动与传动集成核心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开发高效动力与传动集成系统,包括传动系统、电机与传动系统一体化集成结构、电机与传动系统集成控制系统。
主要目标:掌握高效驱动与传动集成关键技术,开发一体化纯电驱动与传动集成系统,系统动力特性与整车动力需求匹配。
申报要求:
项目完成后应达到以下考核指标:系统动力特性与整车动力需求匹配,系统最高效率≥90%,效率≥77%的区域不低于65%。
专题名称:电动汽车整车电子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编号:0117)
1.整车电子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整车控制策略、能量优化管理、整车安全控制、充电(或包括换电)控制管理、整车故障处理、失效容错控制、在线标定和监控等技术。并将整车控制技术和控制策略集成到整车控制器硬件,并最终完成整车控制器软硬件集成、生产、装车与测试。
主要目标:研究整车能量管理策略,完成高容错、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整车控制器产品技术集成,完成试验与验证,为整车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申报要求:
项目完成后应达到以下考核指标:
完成整车控制器软硬件集成、生产、装车与测试,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专题名称:配套设施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编号:0118)
1.电动汽车充电机产业化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车载充电机高效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与DC/DC电路拓扑技术、适应车载的结构及热设计、高功率密度磁性器件设计,高性能谐波电流抑制与电磁兼容、智能均衡充电等技术。
研究充电站用高压、大电流充电机新型高效电路拓扑和柔性控制策略、大功率充电模块并联的自主均流、快速充电技术及其适用性。研究电池更换站用充放电机新型高效率、低电压、大电流及能量双向流动的充放电机主电路拓扑技术与先进控制策略、充放电机放电模式下的并网控制、更换站内充电机的集群控制调度等技术。
主要目标:掌握充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并联均流和集群控制调度等关键技术,研制车载充电机、充电站用充电机与双向充放电机,形成产品的批量生产能力。
申报要求:
项目完成后应达到以下考核指标:
(1)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 场站直流
(快速)充电机
| 车载充电机
| 电池更换站
充放电机
|
稳流/稳压精度,%
| ≤3/≤1
|
输出电压纹波,%
| <1
|
效率,%(满载)
| ≥94
| ≥94
| ≥92
|
(2)充电机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等规格参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电池更换站用充放电机具有全功率并网双向能量流动功能。
(三)生物产业。
专题名称:生物药物核心技术(专题编号:0820)
研究内容:针对华南地区高发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重点开展抗原筛选和修饰、抗原大规模制备、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大规模蛋白纯化、再生医学等关键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重大新型生物产品如新型疫苗、抗体药物等产品及产业化研究,并取得重大新药的临床批件或实现产品产业化。
主要目标:攻克新型生物药研发及产业化的核心技术,每个项目至少取得核心技术发明专利1项以上,形成关键生产工艺及标准2项以上,为我省生物药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研发一批重大新型生物药,并取得1-2个创新药物的临床批件或新药证书。
申报要求:项目应体现核心技术和战略高技术,其核心技术先进,具有国际一流或国内领先水平,并对产业升级有推动作用;项目应具有体现核心技术和战略高技术的创新性新药,应基本完成或已经完成药品注册申请的临床前研究或临床试验工作,能够提供新药的自主知识产权证明;其产品应用具有重大前景,新药产品的结构或组分明确,有关药理毒理或临床试验等实验数据能说明其疗效优于同类药物,毒副作用低,具有特色。申报单位具有稳定、高水平的国际化研发团队,硕士以上比例不小于30%,具有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体系,具有较好的研发实验条件,技术体系及设施必须获得SFDA认证,获得国际认可或认证者优先。
专题名称:化学药物核心技术(专题编号:0821)
研究内容:针对华南地区高发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重点开展新型筛选技术、多肽药物合成工艺、分子影像学技术、药物多晶型及晶型质量控制、新型制剂(长效、缓释、主动靶向、微粒载药系统等)、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展重大化学新药产品及产业化研究,并取得重大新药的临床批件或实现产品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