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整治农业废弃物。推广畜禽养殖、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禁止随处堆放和焚烧秸秆,推进秸秆工业原料化、能源化、饲料化等多形式综合利用,加快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对农业废弃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治理,引导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推进生态健康养殖。2012年,全市基本建立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发改委、市环保局、相关区县政府)
(三)配套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
1、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推进村庄公共活动场地、休闲健身场地建设,满足村民日常需求。按照全市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对面积较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的村级服务中心进行改扩建,建设过程中注重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结合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优化配置教育、卫生等资源,强化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平安服务、文体活动、群众议事等功能,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达村到户。(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发改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相关区县政府)
2、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使用自备水源的村庄要配套建设净化、消毒设施,满足村庄水量和水质要求。靠近城镇和基本具备区域供水条件的村庄,优先选择城镇配水管网延伸供水。大力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集中开展水源地整治,有效改善水源地水质。(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相关区县政府)
3、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构建城乡一体的客运网络。改善村庄内部交通及出行条件,结合村庄规模形态、地形地貌、河流走向和交通布局,合理确定村庄内部道路密度、等级和宽度。道路铺装要满足功能需求,主要道路全部硬化,并合理配套节能照明设施;次要道路及宅间路可采用砖石、沙石等乡土生态材料进行铺装;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村庄道路宜采用传统建筑材料。到2012年底,镇和行政村的公交开通率达100%。(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住建委、相关区县政府)
(四)注重特色塑造,推进长效管理
1、提升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注重山水田园的自然融合性和地域风土人文特色,保存古村的整体格局和风貌,保护修缮传统民居和古迹古建,引导促进农村民居建筑外形、高度、颜色等与村庄整体风貌相协调,有条件的村庄可实施既有建筑物出新。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和救灾救济工作,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规划局、市文广新局、市民政局、相关区县政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