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开发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切实重视重点产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作,以技师和高级技能为重点,造就一支技艺精湛、勤于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立以企业为主导,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积极推动和支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在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完善政府补贴培训机制,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
(三)努力破解创业瓶颈,不断优化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按照创新驱动和高端高效的要求,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实施机制创新和政策突破,将浦东建设成为国际国内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完善人才创业的投融资服务。一是积极落实《关于通过浦东科投、张江科投支持高端人才集聚浦东开展科技创业工作的操作细则》,依托浦东科投、张江科投两大平台,投入20亿元初始资金,并鼓励市场投资机构共同投资,重点为“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创业提供投融资服务。二是促进银政合作,实施《浦东新区-上海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银政合作方案》,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引导银行放宽对“千人计划” 创业企业等中小企业审贷标准,带动信贷规模大幅增长。推动区金融局与上海银行相关部门为“千人计划”人才开设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提供高效、快捷的专项服务。三是争取试点企业上市融资的相关政策。探索允许已在海外上市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适当放宽具有外资股权结构的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门槛。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上市推进机制。根据企业上市所处的不同阶段,财政给予不等的扶持,最大限度降低企业上市带来的资金困难。通过开展政府行政协调、建立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开展多层次辅导培训活动、建立券商等中介机构的评估、遴选机制、“上市之路”网络学习平台、搭建上市咨询平台等措施,为“千人计划”创业企业等提供上市综合服务。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率先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各类政策,强化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的执行,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维权监督作用,依法保护人才和企业的创新权益。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争取在知识产权交易、评估等方面取得突破。
--加强对引进人才的创业配套服务。针对引进人才的企业特点和行业特色,提供有针对性的导师式指导和保姆式服务。对重大创新创业项目,加强政策支持和协调,搭建专门的服务团队,组织高水平的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整合利用张江人才基地优势资源,如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风险投资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帮助引进人才和企业提升自主创新和创业能力。依托张江高科技园区等产业园区,深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建设,为引进的创新创业项目预留充分的空间载体和孵化服务,让这些项目在浦东落地生根、成长壮大。积极组织申报一批国家级的科研基地、产业基地,为引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提供良好的工作载体和服务平台。
(四)聚焦人才基地建设,探索实践“人才特区”体制机制
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载体,在张江高科技园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临港新城、世博园区等重点区域或金融、航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探索人才特区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有关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新政策、新机制,加快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建设。
--创新实践“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体制机制。在创业融资、财政资助、创新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定向服务、生活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具创新性、吸引力的配套政策,使张江、陆家嘴、临港等重点产业集聚区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集聚高地,进而带动国内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的规模化集聚。
--全面推进张江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一是结合张江园区的产业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研究制定张江基地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加强留学生创业园、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培养载体建设。二是推进基地政策创新和工作创新。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经验,在人事管理、费用使用、投资融资、股权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率先开展创新试点。三是加强人才基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基地建设的协调推进机制,明确专门力量和专项工作经费,抓好各类人才基地的联动发展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服务等工作。
--进一步创建国家级和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支持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创建国家级“两创”基地,探索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体制机制,增强对海外高层次金融等人才的吸引力。推荐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园区创建上海市“两创”基地,到2015年,在各人才基地引进2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端服务业人才。
--着力推进“临港创业新城”建设。在临港产业区、临港新城等关联区域,积极研究创业人才集聚的新思路、新政策、新做法,提供空间载体,搭建服务平台,创新创业政策,促进人才集聚,全力打造充满创新创业活力的创业新城。
--推进“人才基地”联盟。推进浦东与中国商飞、宝钢集团等人才基地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共享、品牌共享、人才效应共享的“基地联盟”,在人才引进、挂职培养、配套服务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