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社区服务:加快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新社区,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创办服务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在人口集中、交通便捷、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规划建设社区型农民新村。在社区体制、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管理五个方面实现突破,让农民生产生活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到2015年,全市100%的建制村建立社区服务站,省级和谐社区达标率达到85%。
  (六)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
  农村工业:坚定不移地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中小型民营企业。紧紧围绕“三沿”产业带和沿海开发建设,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发展布局,强化城乡产业的协作,以城市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互为支撑、互动发展的城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鼓励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与开发,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吸引产业关联度高、辐射能力强的工业项目入驻园区。“十二五”期间,全市形成20个销售额超100亿元的乡镇工业园区。
  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餐饮、休闲娱乐、农村金融、交通运输等服务业,扩大就业岗位,为农村劳力创业就业创造条件。“十二五”期间,继续搞好农村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鼓励供销合作社、大型连锁企业和加工企业等直接参与农村现代流通业建设,将连锁农家店继续向行政村延伸。积极推进农村经纪业发展,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为农民开展信息、科技、法律等方面服务。
  农民就业创业: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外输内转结合、创业就业并举、培训服务齐抓、权益维护共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失业登记统计制度,探索建立以农民经营收入为核心,从业时间、生产资料拥有情况等综合衡量农民就业和失业状况的评价标准。按照“市县有窗口、乡镇有站所、村组有人员”的要求,加快建立城乡居民共享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技能培训、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以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为目标,建立培训基地、培训教材、师资队伍“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造就有较高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型农民。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完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投入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有机结合。加快“充分就业村”建设,加大农村困难家庭劳动力就业援助力度,建立农村低收入家庭未转移劳动力申报登记制度,通过免费培训、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力争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农户至少有一人转移就业。到2015年,90%的村达到“充分就业村”标准。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加大“六放”方针的落实力度,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农民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凡能实行市场化经营和法律上没有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

第三章 “十二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现代农业支持和保障体系建设

  一、切实增加农业投入。整合项目资源,突出发展优势区域重点产业。进一步落实创新农业投入机制的举措,千方百计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努力构建“财政投入引导、信贷投入助推、农民积极投入、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不断增加现代农业建设投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加强督查,确保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对现代农业扶持力度,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基金,并确保专款专用。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保险体系改革,多渠道、多形式建立农业信用担保制度,鼓励商业性担保机构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切实解决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
  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技需求为目标,全面推进“新五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着重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的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和保障制度建设,建立起以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以社会化农技推广组织为重要力量,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培育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专业化育秧、机插秧服务队、测土配方施肥等为重点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以企业、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依托的多元化专业组织。
  三、健全农业考评机制。强化目标管理,把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业绩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落实激励措施,加大督查考核,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深入开展创建现代农业的先行乡镇、示范村、特色基地和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创建活动,明确目标与任务,加大奖惩力度,推进我市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节 加强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一、创新农村土地管理使用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乡镇建立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县(市)建立相应服务平台,有效衔接土地流转供求。县(市)、区财政对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或经营大户,应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加强政策指导,采取入股保底分红、制定土地流转分区指导价等措施,从利益机制上激励农民流转承包土地。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出租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享有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权益。开展集体土地确权发证,通过经济补偿、置换等办法,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退出制度。开展农村征地“留用地”制度试点,将一定比例的征收土地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控制征地规模,规范征地程序,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严禁拖欠征地补偿费用,实行征地、补偿、保障“三同步”,不断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在保证拆旧区农民安置的基础上,将节约的土地指标优先用于新农村建设,用于发展乡镇企业,支持农民创业。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