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以“有效集聚潜在资源,有序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内容,以土地整理项目为载体,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建设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积极引导长期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居民迁移到城镇,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资源;通过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促进农村耕地资源、建设用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与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集聚,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目标。规划期内,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稳健有序推进新一轮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四)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
黄河故道沿线是我省土地后备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苏北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带和绿色生态长廊。该工程以开挖中泓、疏浚河道、平田整地及营造沿线防护林带为手段,突出增地造地,以新增耕地和改善区域生态与环境质量为目标,建立粮棉油、林果渔多种经营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和相应的农村产业结构,发挥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预计“十二五”期间,可增加耕地1.5万公顷(22.5万亩)。
(五)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程
该工程依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村布局规划,对分散布局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复垦,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十二五”期间,依托“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及土地整治项目,全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总面积约为4万公顷(6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3.3万公顷(49.5万亩)。
(六)地质矿产资源保障工程
组织开展基础地质资料信息平台建设。对多年来我省已经取得的大量基础地质资料,通过实施全省地质资料信息资源集群、重要钻孔数据库、地质资料信息集群体系、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等项工程,有效集聚、共享和深度开发各类地质资料,减少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促进地质工作健康高效发展。
组织开展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三大基础地质矿产工作。特别是在重点找矿区域内、已有矿山外围及深部明确重点勘查区,重点部署勘查项目。根据我省对战略应急水资源的需要,开展省内主要经济带及大中城市地下水战略应急水源地调查评价。争取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建设一批后备资源基地;显著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率,有效增加资源供给能力;积极推动矿业国际合作与交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鼓励和引导投资人按规划规模化、集约化开采省内重要和优势矿产。重点是全省划定的徐州地区煤炭、南京栖霞山铅锌矿等15个重点开采区内的矿产资源。
围绕重点开采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延伸产业发展链。在全省重点加强7个矿业经济区的建设(包括徐州矿业经济区、连云港磷化工矿业经济区、淮安石盐芒硝化工矿业经济区、淮安盱眙凹凸棒石粘土矿业经济区、南京矿业经济区、金坛盐盆盐化工矿业经济区、溧阳宜兴水泥矿业经济区),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建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环境友好型生态矿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七)“绿色矿山”建设工程
按照“政府支持引导、企业主体、协会促进、政策配套”的原则,对照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以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社区和谐为主要目标,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导向,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业。
规划期内,以金坛盐矿、韦岗铁矿、徐州煤矿、栖霞山铅锌矿等为试点矿山,分批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示范工作,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的要求。到规划期末,全省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条件严格规范管理。保护81个开山采石禁采区、33条禁采带内的山体资源,重点是环太湖风景区、沿沪宁线、徐州城市区、连云港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等,必须达到山体稳定,基本复绿。
(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实施都市发展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交通干线两侧可视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治理关闭露天开采矿山宕口600个,矿山恢复治理面积2200公顷(3.3万亩)。
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由政府负责”的原则,实施采煤塌陷地、砖瓦用粘土矿山、采矿废弃地、停产盐田土地复垦项目,总面积5880公顷(8.82万亩)。
表2 江苏省“十二五”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工程
工程名称
| 实施内容
| 预期成果
|
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工程
| 通过设立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以建设促保护,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探索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和建设水平。
| 全省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工程涉及土地整理总面积35万公顷(525万亩),可新增耕地1.2万公顷(18万亩)。
|
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工程
| 按照《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纲要》总体部署,规划2011-2015年,围垦总规模为8.67万公顷(130万亩)。
| 通过围垦,可增加农业、生态、建设用地分别为4.73万公顷(70.9万亩)、1.55万公顷(23.3万亩)和1.85万公顷(27.8万亩)。
|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 以土地整理项目为载体,安排并实施完成适度规模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
| 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建成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
|
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
| 以开挖中泓、疏浚河道、平田整地及营造沿线防护林带为手段,突出增地造地,以新增耕地和改善区域生态与环境质量为目标,将黄河故道沿线建成苏北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带和绿色生态长廊。
| “十二五”期间,可增加耕地1.5万公顷(22.5万亩)。
|
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程
| 对分散布局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复垦,推进农村集中居住,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总面积约为4万公顷(6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3.3万公顷(49.5万亩)。
|
地质矿产资源保障工程
| 开展基础地质资料信息平台建设、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4个专项工程。在重点找矿区域、已有矿山外围及深部明确重点勘查区,重点部署勘查项目。开展江苏省主要经济带及大中城市地下水战略应急水源地调查评价。
| 有效集聚、共享和深度开发现有的海量地质资料;建设一批后备资源基地;显著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率,有效增加资源供给能力;积极推动矿业国际合作与交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
“绿色矿山”建设工程
| 发展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业。规划期内,以金坛盐矿、韦岗铁矿、徐州煤矿、栖霞山铅锌矿等为试点矿山,分批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示范工作。保护81个开山采石禁采区、33条禁采带内山体。
| 重点是环太湖风景区、沿沪宁线、徐州城市区、连云港云台山风景区,到2015年,达到山体稳定、基本复绿。
|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 主要是都市发展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交通干线两侧可视区矿山地质环境。对采煤塌陷地、砖瓦用粘土矿山、采矿废弃地、停产盐田复垦。
| 治理关闭露天开采矿山宕口600个,矿山恢复治理面积2200公顷(3.3万亩)。土地复垦面积5880公顷(8.82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