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2〕29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重点,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
  本规划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十二五”时期政府履行信息化发展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的成绩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是江苏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5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见》(苏政发〔2005〕26号),顺利完成了“十一五”信息化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信息化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推动作用日益显现。2010年,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了0.73,提前2年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十一五”期末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0.7的目标。

专栏1 江苏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

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是以行政区域为单元,评价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社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创建、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该指数最早由国家统计局于1996年研究提出,由基础设施与建设、使用费率与负担能力、知识与应用能力、使用与普及程度、环境与应用效果五个分类指数构成。200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在主要目标中首次提出,到“十一五”时期末“国家信息化总体水平再上新台阶,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0.7”。

为全面了解和评价我省信息化总体发展状况,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统计局等部门,于2008年启动了以省辖市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工作。基于上述信息化分类指数并结合我省实际,研究确定了20个具体评价指标,形成了江苏地区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评价工作机制。

2008年、2010年,分别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根据评价结果,2007年、2009年,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分别为68.3、71.7(以100为基准)。地区信息化评价制度的建立,改变了长期以来对区域信息化只有定性表述、没有定量分析的现状,提高了信息化评价的客观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国民经济信息化全面推进,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工业经济各领域。全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率达到85%以上,计算机辅助设计普及率达到90%,重点企业内联网应用率达到80%,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商务、进销存管理及相关软件应用率分别超过30%、40%、50%。通过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企业产品数据准确率提高60%、设计能力提高1-3倍、开发周期平均缩短1/3,产品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载体建设初显成效,建成了20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示范基地和服务产业示范园,32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子支付和结算广泛应用,全省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销售的应用率分别占网民总数的38.2%、31.7%和6.2%,全省网络购物年交易额超过700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取得长足进展,口岸、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等物流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一批面向节能环保、船舶海工、纺织服装、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光电等产业链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投入应用。金融领域信息化应用成效显著,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和出口退税联网,银行卡消费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近30%。
  农业农村信息化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宽带”的目标,全省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4.8%。全省已建涉农网站2000多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涉及农林牧渔各业的农业网站群。乡镇信息服务站普遍建立,90%的乡镇建立了农业商务子网站,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广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等各领域逐步得到应用,全省县级农业部门基本开通“12316”农业公益服务热线电话,50多个县(市、区)建成“四电”(电视、电话、电脑网站、电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65%,比“十五”末提高了20个百分点。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形成优势,精准农业试点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设施农业得到大面积推广,建成了首个国家级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电子政务成为政府履职的重要手段。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省、市、县三级纵横贯通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向街道、乡镇延伸。以“中国江苏”为龙头的省、市、县三级政府网站全部建成,政府信息公开体系初步建立,在线办事服务基本全覆盖,网上互动形式丰富。统一规范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基本实现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所有行政权力事项、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行业重点应用和应急指挥、公共信用等重要业务系统应用成效显著。省级地理信息、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初步建成运行,跨地区、跨部门公文无纸化传输、协同办公等业务系统综合应用扎实推进。
  --网络媒体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全省备案网站超过30万个,以省重点新闻网站为主导、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知名商业网站积极参与的网络文化阵地新格局基本形成;网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规模超过了45亿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初见成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社会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全省高等院校实现了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全覆盖,基础设施条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面推行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化相关学科建设不断加强。中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了“校校通”工程发展目标;省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初步建成应用。公共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部实现网络直报;医疗信息化取得明显进展,大中型医院基本普及医院信息系统,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在全国率先完成异地就医实时结算。“金保”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应用成效显著,公共服务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交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区服务等领域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无线电管理成效显著,出色完成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保障。
  --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省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25.7亿元,光缆总长度达81.4万公里。宽带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基本覆盖所有村镇和社区,建成了12条155兆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全省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48.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3600万户,第三代移动通信(3G)用户373.1万户,电话普及率109%(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77%),计算机普及率45.6台/百人,互联网网民3306万人。在全国率先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基本实现全省一网;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9.99%、有线电视入户率77.4%,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00万户、网络电视(IPTV)用户超过170万户,规模均居全国第一位。省级三网融合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南京成为国家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85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通信业主营业务收入687.1亿元,居全国第二位。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软件业业务收入2291亿元,实现出口50.55亿美元,均居全国第三位;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616.8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软件、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现代通信、新型元器件等产业集群发展特色鲜明。

专栏2 “十一五”期间江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

 

2005年

2010年

累计增幅(%)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收入(亿元)

6500

18535

184.6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收入(亿元)

320

2291

615.9

出口(亿美元)

7.6

50.55

565.1

认定软件企业数(个)

696

2261

224.9

软件登记产品数(个)

2974

10383

249.1

超亿元企业数(个)

51

345

586.3

其中:超10亿元企业数

12

49

614.3

超50亿元企业数

0

5

--

从业人员(万人)

13

43.76

236.6

通信业收入(亿元)

409.4

687.1

67.8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