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生关-北大村亚区
该区位于县域西北部,呈北东-南西向展布,面积308.57平方千米,占县域面积的17.95%。地貌类型属于侵蚀、溶蚀低中山缓丘地貌,最高点为该区北部的山神庙峰,海拔2096.6米,最低点为该区西南部的白龙潭,海拔1705米,相对高差391.6米。地势较为平坦,地形起伏不大,地形坡度不超过8°,多年平均降雨量960.6毫米。
地层主要以古生界二叠系下统的阳新组为主,其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的灰岩、白云岩。土体在结构类型上主要表现为散体结构粘性类土体,多由碳酸盐岩风化而成,主要分布在山顶、山体斜坡上的石芽、溶沟、溶槽及岩溶洼地中,天然含水量、空隙比、塑性界限较高;岩体为坚硬-半坚硬的层状至块状结构的碳酸盐岩岩体,区内构造不发育。
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有三个,其中,不稳定边坡2个、崩塌1个。该区岩溶较为发育,特别是岩溶管道、天窗、漏斗比较发育,管道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其埋藏深度不超过50米。该区人类工程地质活动不频繁,但岩溶管道、天窗、漏斗比较发育,易于形成岩溶塌陷。因此,在该区修建道路或者房屋时,在修建之前应做好工程地质勘查,避免建筑物修建之后发生岩溶地面塌陷而带来损失。
2.叠水-南大村亚区
该区位于县域西南部,西南与宜良县接壤,东南及南部与弥勒县接壤。面积136.49平方千米,占县域面积的7.92%。地貌类型属于侵蚀、弱溶蚀低中山地貌,最高点为县域内老马地与弥勒县多依树的县域分界点,海拔2137米,最低点为叠水巴江谷底,海拔1530米,相对高差607米。在板桥叠水一带,除了受巴江侵蚀地形切割较深(切割深度在200-300米)之外,其它地段的地形起伏较小,地形坡度不超过10°,多年平均降雨量869毫米。
地层岩性主要以砂岩、泥质砂岩为主,夹砂页岩及泥质页岩。土体主要为散体结构的砂砾类土体以及碎石类土体,其特征为结构疏松,空隙度大,透水性强,常形成不稳定边坡,分布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九乡-石哑口断层经过该区,该断层位于小江断裂东支以东,北起九乡,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由北直至延伸到该区。
本区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为主,地质灾害隐患以不稳定斜坡为主,有5个滑坡、7个不稳定斜坡。人类工程活动一般,不稳定边坡主要分布于鹿平公路大可段,主要是由于修建公路时开挖坡脚,削坡过陡而引起的。在叠水一带,巴江河谷切割较深,侵蚀、剥蚀地貌也是形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现阶段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不大,预测未来该区不会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