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和医疗水平提升工程及职业精神建设和满意度提升工程的通知

  制定2012-2016年医学学科团队和学科带头人引进和培养规划,按照年龄层次合理、知识结构搭配得当、主攻方向明确的要求,采取引进和培养并重的方式,加快组建重点学科的人才梯队。一是加强高层次学科团队建设。在2012-2016年期间,引进10个左右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团队,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领军人才。二是推进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制定《深圳市医学学科带头人资格认定制度》,每年选拔40名左右的高级专家到国内外一流医学机构培训进修。支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和老中医药专家医术经验继承工作。到2016年,力争国家级专业学会主任委员达到5名左右,省级学会主任委员达到10名左右。三是完善高级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各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要制定高级专科医师培养五年计划,重点培养一批有潜力、有前途的年轻优秀人才;培养选送目标单位以国内知名院校的知名学科或国外知名医院为主,培训内容以提高工作能力、了解专科前沿科技信息、掌握尖端技术为主;每个重点学科在五年内必须有三位以上高级专科医师完成培训。各卫生机构要加强高级专科医师培养,将医生进修学习作为晋升正高级职称聘用的前置条件。四是加大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实施力度。从2013年起,本市各医疗机构新入编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必须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2-2016年,全市各医疗机构招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3000名。五是加快卫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大力引进和培养临床药师、精神卫生、儿科、麻醉、医学影像、临床医学工程和医学康复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此外,重点学科建设组要组织力量编制深圳市常见疾病和疑难疾病病例库,为各卫生机构培训医务人员提供典型案例。各卫生机构要舍得时间安排医务人员业务培训;至2016年,在职医务人员外派培训进修比例比2011年增加1倍以上。
  3.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华南分院。
  积极主动推动卫生部、深圳市政府合作举办深圳医学科学院,将其设置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华南分院,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综合性实验基地,包括基础实验基地、动物实验基地、临床研究基地;建立与国家图书馆、国内及国际科研网站等联网的开放式信息检索中心;建立医学研究生科研教学中心,对本市医务人员进行科研知识和能力培养;引导和促进本市医疗机构与国内外医学仪器设备研发企业、制药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参与全国性大规模仪器设备、药品的临床试验和科研工作;使之成为区域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医学研究生教育机构、临床先进技术研究中心、现代医疗服务业培育和转化平台。到2012年底,筹建团队组建完成,正式启动运营;到2016年底,建成深圳医学科学院综合大楼。按照“打造国内医学科研、临床技术应用孵化基地”的目标,协调有关部门设立政府专项基金,扶持中国医学科学院华南分院发展,依托该院促进我市医学科研水平的超常规发展。
  4. 建设研究型医院。
  制定研究型医院建设工作指引,明确研究型医院的基本内涵,基本建设思路,指导三级医院建设研究型医院,促进其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从数量攀升向质量效益转变,以临床工作为基础,促进危重疑难病症研究;以临床需求为引领,加强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开展新药临床试验;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强化多学科综合救治研究;以临床发展为目标,转化医学研究成果。各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要通过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对学科带头人带徒带教、产出和转化科研成果、引进和运用新技术提出具体的要求。各医疗机构要通过完善岗位聘用、工资分配制度,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课题、撰写学术论文、创新或应用新技术提出具体目标要求。
  5.强化重点学科激励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协调有关部门每年按每个学科100万元标准对重点学科安排财政补助经费。建立补助经费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支持具有冲击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领先学科(群)的发展。各卫生机构要加大对科教工作的投入,从今年起,科教经费开支必须达到本单位预算总支出的2%,重点学科财政补助经费和各单位科教专项经费只能用于科研项目和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二是完善学科建设激励机制。修订《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完善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目标责任制、退出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建立补助经费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各学科建设进展情况,重点支持具有冲击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领先学科(群)的发展。各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要在人、财、设备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领先学科的发展。三是完善学科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学科带头人,建立特聘岗位协议工资制,对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实行终身专家制度。采取整建制引进国内其它地方重点学科团队或合约制等方式,加强医学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探索领先学科整体托管政策,与国际、国内最领先学科团队合作,由受托单位委派学科带头人长期驻深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四是强化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重点学科建设组每年组织一次重点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交流医学重点学科发展情况;组织深圳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介绍学科建设经验。各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要增配管理力量,统筹协调本单位的重点学科建设。
  (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技术水平
  1.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优化。
  一是加大对原特区外地区的政策倾斜。要积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原特区外6个区(新区)的卫生专项经费的投入,在卫生装备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予以倾斜;协调有关部门优先安排卫生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加快宝荷、新安等6家选址原特区外地区的新建医院建设。推进华为科技城、龙城、龙华、沙井、大浪、平湖、葵涌等片区的“十二五”规划新建医院的立项工作。制定三级医院结对帮扶一级和二级医院的责任制,推动原特区外地区医疗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到2016年,实现每个城市功能组团均有1家以上三级医院,每个街道范围内均有1家以上二级医院。二是提高区域医疗中心的办院档次。按照实用、先进、经济原则支持、加快市人民医院等老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更新,全面提升现有三级医院的诊疗能力和档次水平。支持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等具备相应规模的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推动街道医院全面创建“二甲”医院,扶持民营医院达标上等。到2014年,全市“三甲”医院总数达到16家左右;到2016年,达到20家左右。三是将新建公立医院建成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要在坚持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对全市公立医院实行统一管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引进国内外著名高等医学院校来深合作举办医疗机构,将市肿瘤医院、宝荷医院、新安医院等市属新建医院办成其在深圳的附属医院。办好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四是将新建民营医院办成三级甲等民营医院。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来深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社会资本与国家级专家团队来深发展,为他们举办医疗机构牵线搭桥,将“十二五”规划的新建综合医院办成高端“三甲”民营医院。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