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基础先行、安全可靠的原则。制约青海湖旅游业发展最深层的因素是人才严重短缺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实现青海湖景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强人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作为基础性工程长期坚持不懈地抓。
四是以人为本、注重品质的原则。以游客为根本,从游客需要和心理感受出发,尽可能让游客舒适、愉悦、满意。重视景区群众及旅游相关者利益,注重旅游发展效益提升,注重文化内涵提升,注重旅游产品人性化,注重停留时间和增加旅游消费,注重游客满意度和服务质量,注重景区群众生活水平提升。青海湖代表青海形象,要健康文明,打造生态青海湖、文化青海湖、和谐青海湖。
五是品牌引领、多元发展的原则。推进青海湖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青海湖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从文化角度来看,可以开展藏蒙文化、昆仑文化、军事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旅游类型。从自然资源角度来看,可以发展水上旅游、雪域观景游、湿地旅游、草原旅游、沙漠旅游和山地旅游。从自然、人文组合角度来看,类型更加丰富,组合而成的旅游产品一定是多元化的。
(三)发展定位
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成为青藏文化旅游圈的窗口景区、青藏铁路沿线的门户景区,青海省的标志性王牌景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最终建成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以保护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为前提,资源、市场、产品和产业互动,进一步提升“青海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知名度,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构建国际化的、具有特色观光、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生态休闲等功能的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促进青海湖区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作出贡献。
(四)发展格局
一是构建“一圈五片区”发展框架。着力推进“一圈五片区”产品化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严格按照《青海湖旅游整体策划》和《青海湖风景名胜区五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开展“两岛、两湾、一剑”五片区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形成精品线路。加快青海湖旅游圈建设,不断丰富旅游项目,优化旅游线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坚持月月推出生态旅游专题活动,打造环湖360公里“360度大景观廊道”,使青海湖景区布局更趋合理,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二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挖掘自然、体育、民俗、宗教等资源,大力发展自驾车、自行车游、徒步游、冬季游、乡村民俗风情游、宗教文化游等新型旅游方式,把握青藏铁路带动青海旅游业发展机遇,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以建设风景廊道和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旅游通达性和便捷性,缩短景区、景点的时间距离,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配套游客生活、娱乐、商务和运动所需的服务设施。
三是加快二郎剑景区服务基地建设。二郎剑作为青海湖景区成熟景点,加快推进二郎剑景区作为旅游服务基地的功能。完善旅游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旅游供给。加快以码头、酒店等为主的旅游要素建设,增加服务接待设施。
四是推进青海湖旅游深度开发,推进青藏旅游一体化。通过对青海湖景区旅游线路的组合、包装,合理布局旅游线路,设计成各具特点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组织引导游客、旅行社共推环青海湖旅游圈多日旅游线路。让游客全面了解青海湖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充分利用已有的鸟岛车站和青海湖车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可进入性和便利度,让游客在青海湖停留,适应高原旅游环境,推进青藏旅游一体化深度发展。
(五)发展指标
到2015年,建设资金投入累计达到14.74亿元;景区旅游人数达到174万人次,年均递增20%;景区旅游总收入达到3.5亿元;青海湖景区基本实现“数字青海湖”;在岗职工培训达到100%。
三、主要任务
组织实施景区"1256"发展工程,即,围绕“建设全省生态旅游示范景区”一个中心,以项目建设和品牌建设“两大建设”为着力点,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当前重点工作与长远发展,景区发展与造福当地群众,青海湖发展与全省旅游业发展的五个方面关系,推进景区生态保护“科技化”、项目建设“生态化”、品牌塑造“国际化”、旅游环境“自然化”、旅游产品“个性化”管理服务“人性化”的六化工程。重点做好以下主要任务:
(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创建国家生态旅游区。
为提高青海湖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实施刚察哈尔盖普氏原羚庇护所,铁卜加藏羚羊庇护所,刚察沙柳河生态走廊,青海湖保护区监测道路、巡查设施、生态环境定量化监测、鸟类普氏原羚湿地、栖息地生态恢复,湿地生态监测站点设置等项目,进一步恢复青海湖濒危物种种群,水质保持优于地面水环境三类水等标准。建立鸟岛综合定位监测站,依托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湿地、森林和荒漠生态系统以及鸟(禽)疫情等方面的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