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 | 项目 | 内容 | 是 | 否 | 备注 |
组织架构 |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是否设立董事会 | | | |
董事会职工代表是否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 | |
公司是否设立监事会 | | | |
监事会职工代表是否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 | |
公司是否聘请了外部董事 | | | |
外部董事是否在公司任职 | | | |
内部机构的设置 | 公司是否制定组织结构图 | | | |
公司是否制定业务流程图 | | | |
公司是否制定岗(职)位说明书或权限指引 | | | |
运行机制 | 公司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使用是否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 | | | |
发展战略 | 发展战略的制定 | 公司是否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或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 | | | |
公司是否设定有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 | | | |
发展战略的实施 | 公司是否有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途径 | | | |
公司是否有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 | | | |
公司是否编制全面预算,将年度目标进行分解落实 | | | |
公司是否通过宣传培训,使职工清楚公司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具体举措 | | | |
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是否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使用和退出机制 | | | |
公司是否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 | | |
社会责任 | 安全生产 | 公司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健全相关制度 | | | |
公司是否建立了安全事故应急和报告机制 | | | |
产品质量 | 公司是否有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 | | |
公司是否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 | | | |
环境保护 | 公司对降低排放、节约资源是否建立有完善的监测考核体系 | | | |
促进就业 | 公司是否建立公开招聘、公平竞争、公正录用的机制 | | | |
员工权益保护 | 公司是否建立完善科学的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 | | | |
公司是否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薪酬增长机制 | | | |
慈善捐赠 | 公司是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支持慈善事业 | | | |
| 公司是否单独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 | | |
企业文化 | | 公司员工是否认同并遵守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 | | | |
公司是否定期对文化建设工作及取得的进展和实际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 | | |
资金活动 | | 公司是否制定有科学的投融资目标和规划 | | | |
公司是否制定涉及资金授权、批准和审验方面的具体管理制度 | | | |
公司是否建立资金的集中管控模式 | | | |
采购业务 | | 公司是否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 | | | |
公司是否有单独的请购部门负责审核采购计划,办理请购手续 | | | |
公司是否有健全的采购定价机制 | | | |
公司是否制定有明确的采购验收标准 | | | |
资产管理 | 一般资产 | 公司是否制定相关的资产管理制度、措施 | | | |
公司是否经常梳理资产管理流程,查找资产管理漏洞 | | | |
存货 | 公司是否建立完善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对存货的取得、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盘点清查、销售处置进行控制 | | | |
固定资产 | 公司是否根据固定资产特点,分析、归纳、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健全固定资产取得、日常维护、更新改造和淘汰处置等环节的风险管控措施 | | | |
无形资产 | 公司是否建立无形资产的分类管理制度,保护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安全,提高使用效率 | | | |
销售业务 | 销售计划管理 | 公司是否根据发展战略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制定合理的年度销售计划,并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下达执行 | | | |
公司是否定期对各类产品(商品)的区域销售额、进销差价、销售计划与实际销售情况等进行分析,及时调整销售计划,并经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 | | |
客户开发与信用管理 | 公司是否有确定的信用模式,通过多种策略和营销方式,促进销售目标实现 | | | |
销售定价 | 公司是否确定产品基准定价,产品的定价和调价是否经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批准 | | | |
订立销售合同 | 公司是否建立健全销售合同订立及审批管理制度,对签订合同的范围、订立程序、审核及审批程序和涉及的部门人员进行详细的规定 | | | |
发货 | 公司是否制作发货各环节的记录,并填制相应的凭证,设置销售台账,实现全过程的销售登记制度 | | | |
收款 | 公司是否建立明确的应收票据受理范围和管理措施 | | | |
公司收取的现金、银行本票、汇票等是否及时缴存银行并登记入账 | | | |
客户服务 | 公司是否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制度,并设立专人或部门进行客户服务和跟踪 | | | |
会计系统控制 | 公司是否建立了加强对销售、发货、收款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录销售客户、销售合同、销售通知、发运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收回等情况 | | | |
研究与开发 | 立项 | 公司是否建立完善的立项、审批制度,确定研究开发计划制定原则和审批人 | | | |
研发 | 公司的自主研发是否建立研发项目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信息反馈制度、研发项目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报销制度 | | | |
公司委托(合作)研发是否采用招标、议标等方式确定受托单位,制定规范详尽的委托研发合同 | | | |
结题验收 | 公司是否建立健全验收制度,严格执行测试程序 | | | |
研究成果开发 | 公司是否建立研究成果开发制度,促进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 | | | |
| 公司是否建立 研发项目档案,推进有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应用 | | | |
研究成果保护 | 公司是否建立知识产权评审制度、研究成果保护制度、核心研究人员管理制度,及时取得研发成果的权属、加强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及研发资源的管理。 | | | |
工程项目 | 工程立项 | 公司拟建项目是否编制项目建议书,并经过评审后取得有效批文 | | | |
公司是否根据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组织有关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核和评价 | | | |
工程设计 | 公司拟建项目是否采用招标方式确定设计单位,建立严格的初步设计审查和批准制度 | | | |
公司拟建项目是否建立严格的概预算编制与审核制度 | | | |
工程招标 | 公司是否建立了招投标管理制度 | | | |
公司是否履行完备的标书签收、登记和保管手续 | | | |
工程建设 | 公司的在建项目是否建立监理进度监控体系 | | | |
公司在建项目是否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制度 | | | |
公司施工中采购的重大设备和大宗材料是否采用招标方式 | | | |
公司是否建立完善的工程价款结算制度 | | | |
公司是否建立严格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 | | |
工程验收 | 公司是否制定健全的竣工验收管理制度 | | | |
公司是否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工程竣工决算实施审核 | | | |
公司是否及时收集、整理工程建设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工程项目档案 | | | |
担保业务 | 受理申请 | 公司是否制定担保政策和相关管理制度 | | | |
公司是否按照担保政策和相关管理制度对担保申请人的担保申请进行审核 | | | |
调查和评估 | 公司是否委派具备胜任能力的专业人员对担保申请人资信状况和有关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和评估 | | | |
审批 | 公司是否建立健全担保授权审批制度、认真审查对担保申请人的调查评估报告 | | | |
签订担保合同 | 公司是否建立担保合同会审联签制度 | | | |
公司是否妥善保管担保合同记录 | | | |
担保合同的监督 | 公司是否定期监测被担保人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对被担保人进行跟踪和监督,了解担保项目的执行、资金的使用、贷款的归还、财务运行及风险等情况 | | | |
外包业务 | 外包实施方案 | 公司是否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 | | | |
审核批准 | 公司是否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业务外包实施方案 | | | |
选择承包方 | 公司是否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承包方 | | | |
签订业务外包合同 | 公司是否签订业务外包合同,通过合同条款有效规避降低风险 | | | |
组织实施业务外包 | 公司是否制定业务外包管控措施 | | | |
业务外包过程管理 | 公司是否对承包方的履约能力进行持续评估 | | | |
验收 | 公司是否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财会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的相关人员,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承包方交付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审查和全面测试 | | | |
会计控制 | 公司是否加强对外包业务的核算与监督,并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必要、充分的披露 | | | |
财务报告 | 制定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案 | 公司会计政策是否符合国家有关会计法规和监管要求的规定 | | | |
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调整是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 | | |
公司是否制定内部会计规章制度和财务流程 | | | |
公司是否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责分工 | | | |
确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 | 公司是否对重大事项予以关注 | | | |
公司是否及时沟通需要专业判断的重大会计事项并确定相应会计处理 | | | |
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 公司是否确定具体可行的资产清查、负债核实计划 | | | |
公司否做好各项资产、负债的清查、核实工作 | | | |
公司是否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差异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 | | |
结账 | 公司是否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是否一致 | | | |
公司是否检查相关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企业制定的核算方法 | | | |
公司是否合理确定本期应计的收入和应计的费用 | | | |
公司是否经常检查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的前期或本期相关项目 | | | |
编制个别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告列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金额是否真实可靠 | | | |
公司财务报告是否如实列示当期收入、费用和利润 | | | |
公司财务报告是否按照规定划清各类交易和事项的现金流量的界限 | | | |
公司是否按岗位分工和规定的程序编制财务报告 | | | |
公司是否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编制报告附注 | | | |
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否经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单位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盖章 | | | |
编制合并财务报告 | 公司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是否依据产权关系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将实际控制的分支机构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 | | | |
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告时,是否保留合并抵销分录及相关标准文件和证据 | | | |
公司是否对合并抵销分录进行交叉复核 | | | |
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 | 公司是否选择符合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 | | |
全面预算 | | 公司是否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 | | |
公司的预算草案是否经董事会审核 | | | |
公司的预算是否以正式文件下发各部门执行 | | | |
公司是否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 | | | |
公司是否建立预算执行实时监控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 | | | |
公司是否建立重大预算项目特别关注制度 | | | |
公司是否建立预算执行情况预警机制 | | | |
公司是否建立健全预算执行情况内部反馈和报告制度 | | | |
公司是否建立预算执行考核制度或办法 | | | |
合同管理 | | 公司是否建立合同分级管理制度 | | | |
公司是否设立专门部门作为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合同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具体负责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审核合同条款的权利义务对等性,管理合同标准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促进合同的有效履行等 | | | |
公司是否授权财务部门对履行合同进行财务监督 | | | |
公司对外发生经济行为,除即时结清方式外,是否均订立书面合同 | | | |
公司是否建立合同登记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定期对合同进行统计、分类和归档,详细登记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终结等情况 | | | |
公司是否建立合同文本统一分类和连续编号制度,防止或及早发现合同文本的遗失 | | | |
内部信息传递 | | 企业是否建立一套级次分明的内部报告指标体系 | | | |
企业是否将内部报告纳入企业统一的信息平台,并建立电子内部报告保管库 | | | |
企业是否建立内部报告的保管制度,按类别保管内部报告 | | | |
企业是否对不同类别的报告按其影响程序规定其保管年限 | | | |
企业是否制定严格的内部报告保密制度,明确保管内容、保密措施、密级程度和传递范围,防止泄露商业秘密。 | | | |
企业是否建立内部报告评价制度 | | | |
企业是否建立反舞弊机制,防范信息交流机制不畅通,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虚假财务报告、资产的不适当处理、不恰当的收入和支出、故意的不当关联交易、税务欺诈、贪污以及收受贿赂和回扣等问题 | | | |
信息系统 | | 企业是否制定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计划 | | | |
企业是否建立专门的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 | | | |
企业是否建立规范的信息系统后台操作流程,确保足够的日志记录,保证对后台操作的可监控性 | | | |
企业是否制定信息系统使用操作程序、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各模块子系统的具体操作规范 | | | |
企业是否有专人负责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 | | | |
企业是否建立标准流程来实施和记录系统变更,保证变更过程得到适当的授权 | | | |
企业是否建立系统数据定期备份制度,明确备份的范围、频度、方法、责任人、存放地点、有效性检查等内容 | | | |
企业是否建立信息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等环节的岗位责任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防范利用计算机舞弊和犯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