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餐内容。为学生提供课间餐,如牛奶、鸡蛋、面包、肉制品、水果等。试点县 (市)可参照有关营养标准,结合学生体质状况、当地饮食习惯和物产特点,科学选择供餐内容,制定供餐食谱,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保证营养和质量。对少数民族学生,要尊重饮食禁忌。
供餐要求。供餐食品必须符合有关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和要求,确保食品原料新鲜洁净。鼓励优质食品原料采购本地化,在确保绿色健康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学校适度开展勤工俭学,补充食品原料供应,试点县 (市)政府要为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提供土地、经费和技术等方面支持。
2.科学编制规划,努力改善学生就餐条件。
实施推进计划,要以改善学生就餐条件为重点,基本满足农村学校学生就餐和卫生需要。各试点县 (市)要结合实际,制定食堂建设 (改造)总体规划。所需资金列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由中央、省、试点县 (市)共同承担。
食堂 (伙房)建设。为就餐条件较差的县城以下农村学校建设改造食堂,对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或教学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校舍改造、配备伙房,达到基本具备就餐条件的要求。食堂 (伙房)建设项目计划集中在2012年全部完成。
餐饮设施设备配置。为农村学校或教学点食堂 (伙房)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的标准和要求配置厨具、餐具、餐桌椅等相关设施设备,为实施推进计划提供基本条件。
3.加强教育指导,确保推进计划取得实效。
各试点县 (市)所在市 (州)政府要成立青少年营养指导专家组,负责对试点县 (市)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进行指导,组织营养状况调查分析,制定营养餐实施标准和供餐内容,统计分析营养餐实施成效,指导学校做好营养供餐等工作。开展营养教育和监测评估工作所需资金由各相关地区政府承担。
(二)保障措施。
1.落实责任,保证食品安全。各试点县 (市)及所在市(州)政府要严格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细化人员救治、危害控制、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具体工作方案。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教育、农业等部门,安排专人,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餐具消毒、设备清洁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建立食品供应准入制度,食品及原辅料供货商必须持有 《食品生产许可证》或 《食品流通许可证》,供应学校的米、面、油等食辅材料必须有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 (QS)。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