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健全网络综合防控体系。加强网络技术手段和管理力量建设,完善网上有害信息监测和查处机制,提高发现和处置能力。统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管理,依法加强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管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建立和完善投诉、查处和不良后果责任追究机制。依法打击、有效防范利用和针对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十三)建立和完善综治基层工作机制
1、强化村、社区组织建设。按照建立“四个一”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健全社区以党组织为核心、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管理服务站和综治办为依托的新型管理服务体系,着力抓好村、社区综治办建设。新建社区要及时跟进基层综治组织,确保综治维稳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脱节。各村、社区要明确一名负责人主管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统筹开展社情民意收集,人民调解、治安巡逻,法制宣传、重点人员帮教管控、社区戒毒等工作。
2、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根据行政区域范围、居住人口、治安力量分布等情况,按照“网格化区划、动态化覆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将社区合理划分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单元,整合社区工作人员和各种协管力量,明确管理任务,实行精细化管理。以共产党员和治安志愿者为骨干力量,深入推进治安中心户(楼)长和治安志愿者队伍建设。
3、强化基层政法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要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办建设,明确一名党委副书记或委员专抓政法综治工作,按规定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着力培养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基层政法综治干部,不断提升基层政法组织战斗力。
4、强化乡镇、街道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设。健全完善“10+X”综治工作中心模式,依托工作平台,建立健全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问题联络、平安联创,管理联抓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乡镇、街道规范化创建工作,2013年,乡镇、街道综治维稳工作中心规范化达标率不低于80%。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高综治队伍素质。
5、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等区域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基层平安创建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清真寺、平安市场、平安家庭等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实现基层平安创建全覆盖。各级综治委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组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创新方法,完善机制,提高创建实效。
(十四)加强社会管理方式创新
1、着力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坚持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法律法规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扎实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村组、进社区、进学校、进寺院、进家庭“七进”活动,覆盖面达80%以上。重点抓好征地拆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维权途径等服务民生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读,把普法资源统筹到失地农民、下岗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更加注重对基层干部的普法教育,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丰富普法内容,真正使法制宣传入脑入心。
2、切实加强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尽快建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加强对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信息的采集,整合信息资源,努力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分析研判,不断提升信息为实战服务的功能。大力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公、网上办案,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建立特殊人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把刑释解教、社区服刑、涉毒、邪教、肇事肇祸精神病、社会闲散青少年和重点上访人员等纳入综合信息平台,彻底摸清各类人员底数,实行分级分类管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