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五”投资形势与环境。
“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将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继续蔓延,世界经济在调整中缓速增长,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深入发展。我国进入经济结构加速转型期,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加快科技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化解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全球经济复苏后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实现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省将处于新一轮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1.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期,对投资增长提出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加快建设的时期,是各种生产能力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加快改善的发展阶段。全省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新一轮加大投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条件。工业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需要大规模的投入作为支撑;城市化加速推进,城乡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破解城乡 “二元”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对投资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推动能源、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促进房地产开发等领域投资大幅增长,并对钢材、水泥、化工、汽车、家电等产品形成巨大需求。
2.进一步振兴老工业基地,对投资增长提出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国家出台的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仍然延续,我省将进一步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掀起全面振兴发展高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09〕33号),明确了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改革开放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九大任务,为我省继续扩大投资、加快振兴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机遇。进一步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在产业发展、结构升级、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民生改善、新农村建设等领域,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作为支撑,这有利于全省继续扩大投资需求,在促进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加速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
3.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投资增长提出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及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大,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兴起,有望引领全球产业转移,成为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动力。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和绿色产业将成为投资的重点领域,有利于我省抓住结构转型机会,培育和发展具备较好基础条件、较大发展潜力的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市场需求,努力构建新一轮竞争优势,抢占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
4.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速推进,对投资增长提出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继续发展,“长吉图”、“蒙东”、“通丹”等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我省投资增长面临新的开放环境。国家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重视东北亚和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国务院关于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的批复》 (国函 〔2009〕106号)有利于我省加大 “长吉图”建设投入、加快图们江开发开放进程,在更高的起点上实施 “开放带动”战略,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有利于我省在 “长吉图”开发开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 “通丹”、“蒙东”等区域合作开发进程,拓展新的投资领域,开辟新的投资空间。
同时,“十二五”投资增长也面临许多挑战: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家金融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企业和地方融资压力更加突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亟待破解;投资增长方式粗放,投资与消费、出口比例不协调,投入产出不理想,投资拉动与经济转型矛盾更加突出;投资外向度过高,民间投资规模小、水平低,投资动力渐显不足,支撑产业发展的知名企业和大企业发展速度较慢;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资源、要素、环境约束加大;市场化管理方式缺失,投资增长面临体制改革压力。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为目标,以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投资先导作用,突出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城乡统筹、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投资建设,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努力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与效益,加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尽快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