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的通知

  三十三、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15分)

评审项目

分值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审结果及扣分原因

得分

(一)科室管理和人员资质

5

1. 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有质量评价和分析记录(每季度1次)。

2.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制定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常规,完善工作流程。

3. 制定感染性疾病科各级医师、护士等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并进行上岗前培训。科主任具高级职称。

4. 职能部门对感染科工作进行定期质量监控,有记录。

查文件:

(1)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常规。

现场检查:

(1)查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的质量评价和分析记录。

(2)询问2名医护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知晓情况。

(3)查科主任资质情况。

(4)查职能部门督查记录。

 

 

(二)科室设置和服务管理

4

1.感染性疾病科独立设置,布局合理,三区划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门诊有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候诊区、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

2.感染性疾病科负责就诊患者的传染病筛查和感染性疾病治疗。

3.配备标准的医疗防护设备和设施,严格消毒,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到位。

现场检查:

(1)查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的设置;人流与物流的流向;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划分;预检分诊、接诊人员防护措施。

(2)查传染病患者筛查措施和治疗统计资料。

(3)抽查2名员工对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处理和消毒感染控制措施的知晓情况。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3

1. 有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制定工作制度与程序,近3年的记录文件齐全。

2. 建立传染病监控网络,对传染病病例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查文件:

(1)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现场检查:

(1)查传染病疫情报告部门或人员的设置,传染病报告记录和网络直报记录。

 

 

(四)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

3

1. 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培训。

2. 定期进行传染病处置演练,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能力和救治水平。

现场检查:

(1)查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记录。

(2)查上年度传染病处置演练记录。

 
 

 


  三十四、血液净化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5分)

评审项目

分值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审结果及扣分原因

得分

(一)科室管理和人员资质

2

1. 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有质量评价和分析记录(每季度1次)。

2. 制定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常规。

3. 医师、护士接受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岗前培训。

4. 制定包括医院感染等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查文件:

(1)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常规。

现场检查:

(1)查质量管理小组质量评价和分析记录。

(2)查相关人员资质及培训资料。

(3)抽查2名工作人员应急预案知晓情况。

 

 

(二)科室设置和服务管理

2

1. 血液净化室分区与布局合理,“三区”划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设备设施完善。

2. 独立建制的血液净化室至少配备3名执业医师,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设置在相关科室内的血液净化室,至少有1名主治医师负责日常工作;

每名护士操作及观察的患者不超过5个。

3. 合理配置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药品无过期。

现场检查:

(1)查血液净化室医师、护士配备情况和三级医师负责制。

(2)查医师、护士培训资料。

(3)查分区与布局、设备与设施。

(4)查急救设备、急救药品配置和药品效期。

 

 

(三)科室质量管理

3

1. 有血液净化诊疗规范,医师每日查房,护士正确执行治疗医嘱,实施血液净化治疗护理常规,严格执行查对程序。

2. 制定血液净化患者登记及病案管理制度。

3. 建立与完善运行数据库,定期评价诊疗质量,有持续改进措施。

4. 血液净化质量指标达到市质控中心标准。

现场检查:

(1)查血液净化诊疗规范、护理常规,查房记录、医嘱执行情况。

(2)查血液净化患者登记和病案管理措施。

(3)查运行数据库,定期评价诊疗质量及持续改进的记录。

(4)查血液净化相关常用质量指标达标情况。

 

 

(四)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测

2

1.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监测记录。对消毒、无菌物品标明有效期限并定期更换。

2. 根据市质控中心要求,对血液净化患者进行乙肝、丙肝、HIV、梅毒血清学的检查。

3. 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

4. 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检测消毒剂残留量。

现场检查:

(1)查院感监测记录和消毒无菌物品效期。

(2)查传染患者隔离情况和乙肝、丙肝、HIV、梅毒血清学的检查情况。

(3)查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情况。

(4)查反渗机、供水管路消毒剂残留量记录。

 

 

评审项目

分值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审结果及扣分原因

得分

(五)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管理

2

1. 每台透析机建档,内容包括透析机出厂信息、操作运转和维修记录等。

2. 建立水处理设备档案,内容包括水处理设备出厂信息、消毒和冲洗记录、定期维修记录。

3. 各种透析器材应在符合条件的库房内存放,无包装破损并在使用期限内。

现场检查:

(1)查3份透析机档案。

(2)查水处理设备档案。

(3)抽查2种透析器材使用期限以及外包装情况,查库房环境。

 

 

(六)透析液质量监测与配制管理

2

1. 制定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程序,有监测记录。

2.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管理符合上海市血透质控标准的要求。定期进行残余氯、硬度及电导率监测。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细菌菌落计数、内毒素和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检测合格。

3. 透析液和透析粉按Ⅲ类医疗器械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编号6845-07),符合 《YY 0598 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行业标准。

4. 透析液配制有操作常规,透析液配制符合要求。

现场检查:

(1)查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记录。

(2)查透析用水定期残余氯、硬度及电导率监测(前处理系统)记录,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细菌菌落计数、透析液内毒素检测和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测定的记录。

(3)查透析液和透析粉是否符合行业标准。

(4)查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和配置符合情况。

 

 

(七)透析器复用管理

2

1. 必须使用依法批准可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器只复用于同一患者,并明确标签。复用前向患方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乙肝、丙肝、艾滋病以及梅毒阳性患者使用的血液透析器不复用。

3. 所有复用记录均注明记录日期、时间并签名。

4. 复用设备经测试性能完好。

 

现场检查:

(1)查使用的复用血液透析器是否在依法批准的范围内。

(2)查复用禁忌症,血液透析器复用标签是否属同一患者,签署的复用知情同意书。

(3)查复用设备性能。

(4)根据以下要求,抽查5份复用记录:采用半自动复用程序,低通量血液透析器复用次数应不超过 5 次,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复用次数不超过 10 次。采用自动复用程序,低通量血液透析器复用次数不超过 10 次,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复用次数不超过20次。

 

 


  三十五、病案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0分)

评审项目

分值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审结果及扣分原因

得分

(一)病案管理组织和病案科(室)管理与设置

5

1. 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每年至少1 次)。

2. 职能部门定期对病案质量进行监控,有记录。

3. 病案科(室)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开展病案信息、统计、保管等工作,有质量评价和分析记录(每季度1次)。

4. 病案管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规范。

5. 病案科(室)的设施、设备与人员配置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病案存放室环境能保障病历资料的安全。

查文件:

(1)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

现场检查:

(1)查病案管理委员会工作记录。

(2)查职能部门病案书写相关培训教育记录。

(3)查职能部门定期开展病案检查和质量评价的资料。

(4)查质量管理小组的质量评价和分析记录。

(5)查病案科(室)设置、设施与人员配置。

(6)查病案室消防、通风、防潮、防霉、防蛀、防湿等措施。

 

 

 

(二)病案信息管理

5

1. 建立就诊患者姓名索引系统,尽可能使用二代身份证。

2. 每位门诊、急诊患者有就诊记录。

3. 住院病案有编号体系,包括联系人、电话、住院科室等信息。根据病案号可检索历史诊疗记录。

4. 病案首页列出本次诊疗相关诊断与手术操作名称,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审核签字。

现场检查:

(1)查门诊和住院患者姓名索引系统使用情况。

(2)抽查门诊医师工作站5位患者就诊记录、处方及检查化验报告。

(3)查住院病案标号检索系统。

(4)抽5份病案,查病案首页疾病诊断、手术操作名称和签字医师资质。

 

 

 

(三)病案书写质量管理

10

1. 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制定病历书写管理制度和规范。

2. 入院录、首次病程录及病程记录及时、完整、准确,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科室病史书写符合《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并有具资质执业医师签名及记录时间。

现场检查:

(1)抽查本年度20份运行病史(含5份疑难或危重病史)和20份出院病史(含5份死亡病史),其中手术、非手术病史各20份。按上海市病案质控中心病史检查表单评分。

 

 

 

评审项目

分值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审结果及扣分原因

得分

(四)病案及信息安全管理

3

1. 病案科(室)应制定安全防护制度并配备相应设备,专人负责管理,保护病案及信息安全。

2. 病案科(室)有病案登记本,病案去向可追溯。

现场检查:

(1)查病案科(室)安全防护设备和专人管理情况。

(2)查病案科(室)登记本,抽查5份住院病案的可追溯性。

 

 

 

(五)病案分类编码和查询

3

1.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 ICD-10第二版与手术操作分类 ICD-9-CM-3 (2008 版)对出院病案进行分类编码。主要诊断与主要手术操作编码应符合卫生部与国际疾病分类规定,编码正确率≥98%。

2. 建立出院病案信息查询系统,包括病案编号及示踪系统。

 

现场检查:

(1)抽查50份出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及主要操作编码的正确性。

(2)根据病案首页内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复合查询住院的病案信息,验证出院病案信息的查询系统是否完整。

 

 

(六)病案服务管理

2

1. 为临床及管理人员提供病案服务。严格执行借阅、复印或复制病案资料制度。除特殊情况外,病案应在病案科(室)内阅览。

2. 每份病案借阅应记录借阅人、时间、目的(借阅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一个月)。

3. 按规定为患方提供病案复印服务,为公、检、法和医疗保险机构提供病案信息查询与复印服务。

 

现场检查:

(1)查病案科(室)阅览规定。借阅手续与时限,复印或复制病案的记录资料。

(2)查对外提供病案信息查询服务的措施与记录。

 

 

(七)电子病历管理

2

1. 电子病历的全部内容、格式、时间、签名均以纸版打印记录为准,符合《电子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中医科室电子病历符合《中医电子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

2. 电子病历客观反应患者病情,避免模版式粘贴。

3.逐步实施电子病历信息化管理和共享。

现场检查:

(1)查5份纸版打印病历是否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

(2)查纸版电子病历格式。

 

 

 

第四部分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20分)

  三十六、护理管理组织(15分)

评审项目

分值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审结果及扣分原因

得分

(一)院长履行对护理工作领导责任,实施目标管理

5

1. 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负责,实施目标管理。

2. 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明确护理管理的具体职责与工作条例,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查文件:

(1)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文件。

现场检查:

(1)查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相关工作职责、会议记录,每年至少2次。

 

 

(二)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5

1. 护理管理组织完善,建立垂直护理管理体系,有三级管理网络(医院-科室-病区)。

2. 各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制定护理工作计划。

3. 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实施责任制护理,提供全面、全程的责任制护理措施。

4. 各级护理管理组织对质量有监督、考核、评价,并有记录。

 

查文件:

(1)三级管理网络架构图与工作计划。

现场检查:

(1)查护理部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查各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的职责、运行资料和监督考核记录。

(3)查责任制护理落实情况。

(4)查护理部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分析改进措施和落实跟踪记录。

 

 

(三)护理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5

1. 制定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2. 护理制度及时更新、完善。

3. 定期开展护理制度的培训,有培训记录,每年至少2次。

 

查文件:

(1)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现场检查:

(1)查护理制度更新修订情况。

(2)查护理部培训记录。考核2名护理人员对核心制度的知晓情况。

 

 


  三十七、护理人力资源管理(20分)

评审项目

分值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审结果及扣分原因

得分

(一)护士资质和岗位技术能力

5

1. 对各级、各类护士岗位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逐步推进能级管理。

2. 护理部对护理人员统一调配、使用和培训,责任明确。

3. 全院护士实行同工同酬,有获得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及培养的同等机会。

4. 护理管理部门建立护士个人技术考评档案,存有个人资质文件或复印件(执业注册证、技术准入、上岗许可、有关教育、培训等资料)。

5. 护士长大专(或具有高级职称)以上达70%。

现场检查:

(1)查各级、各类护士岗位技术能力要求。

(2)查护理部对人力资源的调配、使用和培训情况。

(3)查护士同工同酬情况。

(4)抽查10名护理人员技术考评档案和执业注册证等相关资料。

(5)查护士长学历、职称的符合情况。

 

 

 

(二)护理人员配置

5

1. 全院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0%。

2. 全院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95%。

3. 全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0.6:1。

4. 病房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0.4:1。

5. ICU 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2.5-3:1。

6. 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台比≥2.5:1。

7. 产房分娩量≥800例/年,配备护士≥12人。

8. 血液净化护士与运行血透机比≥1:5。

现场检查:

(1)按上述要求查护理人员配置情况。

 

 

(三)护理人力资源调配

5

1. 各级护理管理部门制定紧急人力资源调配制度和方案,确定在特殊情况下的替代人选。

2. 根据危重患者的比例、手术量、床位使用率及收治病种特点实行弹性调配。

查文件:

(1)紧急人力资源调配制度和方案。

现场检查:

(1)查各级护理管理部门负责人对在特殊情况下替代人选知晓情况。

 

 

(四)在职培训和专科岗位培训

5

1. 制定各级护士培训制度。

2. 参加国家/市Ⅰ类继续教育项目。

3. 有护理研究课题和经费,发表论文和著作。

 

 

 

查文件:

(1)护士培训制度与计划。

现场检查:

(1)查在职培训、继续教育计划和考核情况。

(2)查参加国家/市级I类继续教育项目情况。

(3)查评审前3年,护理课题和经费数,发表护理论文和著作数。

 

 


  三十八、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40分)

评审项目

分值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审结果及扣分原因

得分

(一)护理质量评价

3

1. 护理部有基础与专科护理标准及质量评价标准。

2. 各级护理管理部门对基础与专科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有分析评价记录。

        

现场检查:

(1)查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标准及质量评价标准。

(2)查护理质量督查考核记录。

(3)查2名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及护理了解情况。

 

 

(二)重点部门和重点护理环节管理

5

1. 护理部制定重点部门(手术室、供应室、新生儿室、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血液净化室、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重点护理环节(输血,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管理流程,并进行督查。

2. 病区有与ICU、急诊室、手术室或其他科室的转入(出)患者交接护理记录。

3. 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输血治疗服务。

4. 制定化验标本采集与运送规范、“危急值”报告和处理流程,护士知晓率100%。

 

 

 

 

 

 

 

查文件:

(1)重点部门护理管理制度、重点环节护理管理流程。

现场检查:

(1)查护理部对重点部门及环节督查记录。

(2)查病区与ICU、急诊室、手术室或其他科室转入(出)患者交接护理记录。

(3)抽考2名护士对输血规范、化验标本采集与运送、危急值报告和处理流程的知晓情况。

 

 

(三)开展优质护理,落实分级护理

10

开展优质护理:

1. 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并组织实施,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

2. 根据基础及专科护理特点和患者的需要,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3. 开展责任制护理的病房大于50%,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位。

落实分级护理:

1. 制定分级护理制度、标准。

2. 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相符,有相应级别标识。

3. 护士掌握患者的护理级别及对应的护理内容。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并有记录。

4. 各级护理管理部门对分级护理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反馈,提出改进措施并有记录。

 

查文件:

(1)优质护理服务方案。

(2)分级护理制度、标准。

现场检查:

(1)查开展优质护理和责任制整体护理情况。

(2)查护理部对责任制护理和分级护理督查反馈记录。

(3)查2名患者责任制护理和分级护理落实情况及记录。

(4)抽查2名护士对责任制护理和分级护理知晓情况。

 

 

(四)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4

1. 制定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并按规范实施,能客观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2. 护士能及时、准确观察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主动采取措施。

3. 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应及时修订护理常规。

 

 

 

现场检查:

(1)询问2名护士对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内容掌握情况。

(2)查2份危重护理病史书写情况。

(3)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护理常规。

 

 

(五)为围手术期患者提供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

3

1. 制定规范的术前护理评估及术前、术后护理常规。

2. 护士能全面落实术前护理评估及术后护理,并有记录。

 

查文件:

(1)术前护理评估及术前、术后护理常规。

现场检查:

(1)查2名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评估。

 

 

(六)护理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制度

3

1. 制定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2. 定期组织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并有记录。

3. 对疑难护理问题进行护理会诊并有记录。

 

 

查文件:

(1)护理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制度。

现场检查:

(1)查2个病区,护理查房、病例讨论记录。

(2)查2例重点部门疑难患者护理会诊记录。

 

 

(七)护理文件书写

3

1. 制定护理文件书写标准(标准册),及时修订。有文件书写检查考核标准。

2. 各级护理管理部门定期对运行的护理文件进行质量评价,有考评记录。

3. 重点评价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单等。具执业资质护士进行记录,并签名。

4. 对在职护士进行文件书写培训,并有考评记录。

 

查文件:

(1)护理文件书写标准。

现场检查:

(1)查护理部对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评价和考评记录。

(2)抽查2例外科危重患者病史的护理记录、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单的书写及签名护士资质。

 

 

 

(八)提供心理和健康指导服务

3

1. 根据各科室疾病特点,建立患者健康指导手册(资料)。

2. 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3. 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有专科特色的健康指导(包括入出院、饮食、用药、治疗、特殊检查、手术等)。

 

现场检查:

(1)查2个科室健康指导手册(资料)。

(2)抽查2名患者心理护理落实情况。

(3)抽查2名患者健康指导落实情况。

 

 

(九)仪器、设备和抢救药品有效使用

3

1. 各病区仪器、设备齐全呈备用状态,抢救药品保证在有效期内。

  

现场检查:

(1)抽查2个病区仪器、设备、抢救车药品,是否呈备用状态。

 

 

(十)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护理管理

3

1. 依据临床路径和5个单病种质量监控标准,开展相关培训,并按流程提供规范的护理服务。

2. 依据临床路径和5个单病种标准适时与医师有效沟通。

现场检查:

(1)查临床路径和6个单病种护理规范及质量监控记录。

(2)查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护理的培训资料。

(3)查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护理情况。

 

 


  三十九、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20分)

评审项目

分值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审结果及扣分原因

得分

(一)护理安全管理组织和监管

5

1.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完善,职责明确。

2. 有重点护理环节安全管理制度,对护理安全进行监管,有记录。

3. 制定用药、治疗各环节的查对制度,在治疗、给药前采用2种以上身份识别的方法核对患者。

4. 病区有各类药品安全管理措施,护士掌握重点药物用药后观察要点及不良反应、意外情况的处理措施。

5. 护士掌握特殊检查和治疗后的观察及处理措施。

  

查文件:

(1)重点护理环节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处理流程。

现场检查:

(1)查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职责。

(2)查护理安全监管记录。

(3)查2个病区药品安全管理措施。

(4)现场观察2名护士用药、检查和治疗时查对及患者身份核查情况。

(5)抽查2名护士掌握用药、特殊检查和治疗后的观察要点及不良反应、意外情况处理措施的知晓情况。

   

 

 

(二)主动报告护理质量安全事件

4

1. 制定主动报告护理质量安全事件与隐患缺陷制度。

2. 护理人员接受主动报告护理质量安全事件与隐患缺陷制度的培训。

3. 科室有护理质量安全事件与隐患缺陷登记本。

4. 护理部定期组织缺陷分析、整改及反馈,有改进记录。

 

 

 

查文件:

(1)主动报告护理质量安全事件与隐患缺陷制度。

现场检查:

(1)查主动报告护理质量安全事件与隐患缺陷制度的培训记录。

(2) 查护理部和科室的护理质量安全事件相关缺陷登记、分析和改进记录。

 

 

 

评审项目

分值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评审结果及扣分原因

得分

(三)护理风险防范

3

1. 制定患者导管滑脱防范、评估与报告制度和处置流程。

2. 护理部定期检查科室导管滑脱的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并有记录。

3.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等发生(见第二部分患者安全目标相关章节,不重复评分)。

查文件:

(1)导管滑脱防范、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现场检查:

(1)查护理部定期检查科室导管滑脱防范措施执行情况的记录。

(2)查护理部对发生导管滑脱事件的原因分析及整改记录。

    

 

 

(四)护理操作及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4

1. 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各种注射、鼻饲等常见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2. 各护理单元的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并能正确预防和处理常见并发症。

现场检查:

(1)抽查2名护理人员掌握本病区护理技术操作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抽查2名护士本专科护理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五)紧急意外事件的护理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4

1. 护理部建立院内紧急意外事件(停电、停水、火灾等)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2. 制定紧急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的培训方案并实施。

查文件:

(1)护理部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现场检查:

(1)查护理部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的培训资料。

(2)现场抽考2名护士对紧急意外事件应急处置流程的知晓情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