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完善儿童公共医疗救治体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妇幼卫生经费投入适当向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倾斜,促进儿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建成重庆市妇幼保健中心,38个区县(自治县)均设置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街道(乡镇)、社区(村)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基层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建成重庆市儿童医疗中心,万州、涪陵、黔江、江津、永川和合川等6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各建设1所儿童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县级以上妇幼保健院设置儿科,规范新生儿病室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儿童医疗体系。加强儿童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儿童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落实重庆市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标准和工作要求,确保儿童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逐步扩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儿童保健服务内容,努力为儿童提供更加完善的免费保健服务。将流动儿童的保健服务纳入流入地社区保健管理体系,提高流动人口中的儿童保健管理率。在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设儿童心理科(门诊),配备专科医师,开展儿童心理咨询和矫正服务,健全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纠正的预防机制。增加性与生殖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提供适合适龄儿童的服务,满足其咨询与治疗需求。
强化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大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强化婚前、孕前和产前三级防治措施。开展高危妊娠的筛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产前诊断网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8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60%以上。建立残疾儿童早期治疗、早期康复的干预体系,促进残疾儿童的早期治疗和康复。加强儿童疾病防治,推广5岁以下儿童常见病诊治的适宜技术。降低新生儿因窒息、肺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造成的死亡。控制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流动人口中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步增加疫苗接种的种类,扩大免费疫苗的范围,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加强疫苗冷链系统建设和维护。控制儿童常见疾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艾滋病、梅毒、乙肝等母婴传播阻断纳入妇幼保健日常工作,孕产妇艾滋病和梅毒检测率达到90%以上,感染艾滋病、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达90%以上,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率下降至5%以下,儿童结核病管理率达到95%以上。完善并落实支持母乳喂养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在大型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新增育婴室,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母乳喂养,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严格执行《
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加强对市场上乳制品的管理。
提升儿童健康成长保障能力。加强科学育儿喂养咨询和指导,普及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实施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项目,继续推行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蛋奶工程”和“爱心午餐”,逐步普及中小学生营养餐。加大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7%以上。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中小学生每年进行1次体检。合理安排学生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鼓励和支持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有条件的街道(乡镇)为儿童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加强儿童膳食、体育锻炼、用眼卫生和口腔保健指导,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开展儿童心理健康、生殖健康、疾病预防、禁烟、禁毒等方面的教育。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和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儿童心理健康指导服务,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建立和完善儿童伤害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制定全市儿童伤害综合干预措施,减少灾害事故对儿童的影响,为受害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减少儿童因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建立儿童环境污染暴露监测网,抓好大气污染治理,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
专栏三 儿童健康提升重点工程
儿童医院建设工程:万州、涪陵、黔江、江津、永川、合川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各建设1所儿童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县级以上妇幼保健院设置儿科,规范新生儿病室建设。
儿童疾病预防工程: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实行14种疫苗的儿童免费常规免疫工作。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建立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研究基地。
儿童健康保障工程:实施“蛋奶工程”和“爱心午餐”,普及中小学生营养餐。制定多部门合作的儿童伤害综合干预行动计划,建立儿童伤害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预防和控制溺水、跌伤、交通伤害等主要伤害事故发生。建立儿童环境污染暴露监测网。
儿童体质建设工程:中小学生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乡镇(街道)新建和改建一批适合儿童的体育设施和场地。
(二)促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儿童接受教育权利。
均衡发展城乡基础教育。坚持基本公共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保障机制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将学前教育发展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基本建立0―3岁婴幼儿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增加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农村每个乡镇建立并办好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村幼儿园(班),提高幼儿园办园等级,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义务教育质量标准、检测和保障体系,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减少薄弱学校数量;完善教师交流制度,缩小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差距,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公平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健全控制学生辍学和动员辍学学生复学机制,努力消除义务教育辍学现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信息化纳入政府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接入互联网的比例,扩大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的财政投入,扩大规模、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整体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水平。坚持改扩建为主、适度新建为辅的原则,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建设。加快发展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全面普及。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儿童发展需求。建立高中阶段贫困生资助制度,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顺利完成高中阶段学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行中等职业免费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适当扩大女童就读面。加强国家级、市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着力培养职业教育人才。
保障弱势儿童公平接受教育。加强学前教育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流动、留守儿童入园问题。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鼓励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机构举办接收残疾儿童的幼儿园。确保流动、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制定实施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加快发展特殊教育,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区县(自治县)建立1所特殊教育学校。扩大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特教班和寄宿制残疾学生就读规模,提高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促进流浪儿童、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专栏四 儿童教育提升重点工程
基础教育均等化工程:建立市、区县(自治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确保每个乡镇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加快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新建并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率达到80%。
(三)完善儿童普惠性福利体系,提高儿童福利水平。
健全儿童福利设施体系。加大对儿童福利事业财政资金的投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逐步实现儿童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统筹安排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孤儿养护、流浪儿童保护和残疾儿童康复的专业服务机构数量,配备抚育、康复、特殊教育等设施设备,逐步改善儿童福利机构条件,全面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全市重点区、县各建立1所具有养护、医疗康复、教育、技能培训等综合功能的儿童福利机构和1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加强铁山坪“儿童爱心庄园”建设,争创国内一流的儿童福利服务中心。
完善儿童普惠性福利制度。完善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体系,将孤儿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探索将城乡儿童医疗保险纳入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险范围,逐步扩大儿童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积极采用政府拨款、社会和个人捐助等形式,设立儿童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对大病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实施医疗补助。完善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类提高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儿童福利账户,探索5岁以下贫困家庭儿童和残疾儿童生活补贴制度的运行机制,改善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完善孤儿的基本福利制度,逐步提高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在孤儿基本生活、医疗、教育、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实施救助。完善孤儿收养制度,探索适合孤儿身心发育的养育模式,规范家庭寄养,鼓励社会助养,鼓励公民依法收养孤儿、弃婴。建立和完善家庭寄养监督、支持和评估体系,完善福利机构抚养儿童的收养家庭评估制度,提高家庭寄养孤儿的养育质量。建立替代养护制度,保障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服刑人员未满18周岁子女的生活、教育、医疗、公平就业等权利。
加强儿童帮扶救助能力建设。提高儿童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基本满足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公共服务需求。完善流动儿童的服务机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投入体制改革。建立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登记管理制度,为流动儿童享有教育、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提供基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力度,督促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履行教育和监护子女的法律义务,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推广校外“留守儿童之家”、亲情室等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关爱模式,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引导。加强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探索流浪未成年人的早期预防干预机制,健全流浪未成年人生活、教育、管理、返乡和安置保障制度,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法制、技能教育,减少流浪未成年人数量和反复性流浪。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0―6岁残疾儿童登记制度,逐步扩大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政府补贴范围。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服务专业化水平。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增强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专栏五 儿童福利重点工程
儿童福利设施建设工程:新建6个区域性儿童福利院。全市重点区、县各建立1所具有养护、医疗康复、教育、技能培训等综合功能的儿童福利机构和1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
儿童救助水平提升工程:建立儿童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对贫困儿童重大疾病进行救助。推进贫困残疾儿童免费康复训练项目。进一步实施“明天计划”、“重生行动”等儿童康复项目,逐步对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实行免费。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建设村、社区留守儿童之家,推行农村留守儿童“4+1”教育模式。
(四)营造儿童优先的社会氛围,优化儿童成长环境。
完善儿童活动设施体系。将儿童活动设施和场所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增加彩票公益金对儿童活动设施和场所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儿童活动设施、场所建设和运行的扶持力度。区县(自治县)和有条件的街道(乡镇)建设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增加县、乡、村儿童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坚持公益性,提高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在公益性文化场所和儿童活动场所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为儿童提供公益性上网服务。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设立少儿图书阅览室和少儿电子阅览室,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建立儿童图书馆,增加社区图书馆和农村流动图书馆数量,增加“农家书屋”中儿童读物所占比例,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向贫困儿童捐赠图书,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发挥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儿童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儿童科技文化生活,增强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儿童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街道(乡镇)、社区对儿童的服务和管理功能,依托有条件的街道(乡镇)、社区儿童活动阵地,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征集大学生志愿者或者“五老”志愿者等措施,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提高运行能力,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