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村委会通四级砂石公路(如因人口较少、道路里程长、投资巨大,暂时还不能修建四级公路的贫困村至少通村级道路),20户以上的自然村(屯)90%以上通村级道路。全部解决人畜饮水困难,90%以上农户用上电,农户有稳固的住房。
3.人均有0.5亩以上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有1亩以上的经济作物或林果(土地资源匮乏的贫困村有0.5亩以上的经济作物或林果),稳定增收的产业基本形成并基本覆盖贫困农户。土地资源匮乏的贫困村60%以上农户每户输出1个以上劳动力。
4.绿化率达60%以上,“四旁”(即村旁、路旁、溪旁、屋旁)基本实现绿化。30%以上农户建有合格达标的沼气池。
5.村委会办公房为钢混或砖混结构,有培训用房和卫生室、计生室。80%以上劳动力接受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掌握1-2门致富技能。90%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村委会所在地通电话。
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同时,企业派出的定点扶贫工作联络员还要协助所在县(区)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文明村、文明卫生村建设。沿省界的贫困村要力争率先“脱贫”,并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率先达到“五个好”的要求。
三、帮扶单位、定点扶贫的对象和时间
企业定点扶贫对口帮扶单位为桂林市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定点扶贫对象为自治区确定实施的286个第一、二、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贫困村。时间为2010年。其中,对正在实施的第三批82个“整村推进”贫困村要给予重点安排帮扶。
四、定点扶贫工作联络员的选派、职责和管理
企业定点扶贫工作,采取企业派出制,联络员要选派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踏实肯干、年富力强的干部(员工),各企业帮扶单位要结合干部的培养锻炼,选派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员工)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工作,要加强对定点扶贫工作队员的管理、培训,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企业派出的定点扶贫工作联络员,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中要统筹兼顾扶贫开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使两项工作有机结合,健康发展。当地政府及扶贫部门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支持他们开展工作。为保证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帮扶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到联系村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选派方式,采取自愿报名、单位推荐的方式进行。各企业按程序要求确定人选后,报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和市基层办,纳入市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