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冀政办函〔2011〕66号 2011年12月31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于实现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依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冀”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布局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保障和知识贡献。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总量基本满足需求,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协调发展、具有鲜明河北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灵活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向教育强省迈进。
学前教育。到2012年底,全省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00所(其中2012年当年全省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00所),各县(市、区)至少有1所公办园达到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标准。2015年,全省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在园幼儿达到210万人。
九年义务教育。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到2012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到2015年,全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70%以上,50%以上的县(市、区)实现区域基本均衡。
高中阶段教育。全省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达到21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形成高中阶段与初等、高等教育紧密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融通、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快形成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50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一批与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的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
高等教育。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择优建设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37%左右。
继续教育。建立广覆盖、多形式、更便捷的继续教育网络,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稳步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提高到13.3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以上。
专栏1:(略)
二、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建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规范义务教育教学和管理行为,促进学生活泼健康成长。编制科学的学业评价标准,建立规范的教育质量报告制度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2坚持德育为先。突出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把德育渗透于各级各类教育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小学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创新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形成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依次推进和有序衔接的课程及教材体系。
3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加强体育工作,全面开展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和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加强美育工作,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开展经常性学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教育研究,制订心理教育规程,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心理教师配备标准和准入条件,提高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制度,健全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工作机制。